《激荡十年,水大鱼大》阅读有感(一)

这是吴晓波2017年12月推出的新书,记录着2008年到2018年的中国企业史。

书我大约在一个多月前就看完了,里面有很多总结得很好、又很有启发意义的商业思考;后来我又忍不住翻了几遍,每次读起来都有不少收获。于是,我决定摘抄一些出来,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让未来的自己细细品味。

一、开篇话:“谨以此书献给正在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

寥寥几个字就勾勒了这本书的力量感;是的,这十年、甚至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就是中国人自己不断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十年、四十年。无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一切的改变和进步,都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请为自己的努力鼓掌!

二、序:中国变革之路上,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战略性矛盾:

1.经济增长方式的彷徨:四万亿让中国经济复苏 vs 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难以纾解。

2.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的博弈: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 vs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制造能力与消费升级之间的冲突:成本优势带来的价廉物美 vs 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井喷

4.中国崛起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调适: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热情(一带一路) vs 反全球化的趋势及对中国资本的羡慕与恐惧

其实,最新一届政府正在用集权模式,通过强有力的“出清”,化解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落后的产能陆续被淘汰,以换来绿水青山,换来企业ROE的修复,换来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而带来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强监管、去杠杆”正在消灭市场空转的资金,让金融服务实体。而第三个冲突,直接成为了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

可见,前三对战略性矛盾,在各自的战场中,互为手段与目的,形式与内容,不断演进。

三、序:关于“80后”和“90后”

1.标签:“独生子女的一代”、“第一批中产阶层家庭的子弟”、“少年时期就上网的互联网原住民”

2.这十年,是8090进入职场和开始创业,并试图主导公共关系的微妙时期。

3.这十年,代际冲突比人们象限的更富有戏剧性和突变性;与此同时,那些上半场的英雄并不甘心推退出舞台

是的,凭借着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60后70后成功掀了50后的桌子,他们成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几乎所有主流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当然,还有财富的积累者。80后90后要掀桌子,恐怕还要再等等。然而,只有年轻,才是真正的战斗力。书中也说了:“在变革的中国,年轻态一直是一个与年龄无关的概念。”

请让我们保持年轻,这与年龄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