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酒香不怕巷子深,電影頻道第二季《今日影片·表演者言》,在沒有任何宣發的情況下,因為皇上陳建斌談及拍《甄嬛傳》的感受,久居熱搜不下。

在節目中,周迅贊陳建斌在《甄嬛傳》詮釋的雍正非常完美,雖然劇中他老皺著眉,但那是真的煩啊,四爺不僅要操心國家大事,還要面對勾心鬥角的後宮。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陳建斌講到雍正的“煩”,就用了一個小例子,立馬讓觀眾身臨其境且感同身受。

他說,拍戲現場,這麼大一個屋子,全是女的,就他一個男人,拍戲的時候大家都磕頭,他還挺享受九五之尊的感覺。等一喊卡,全屋子幾百個女人同時開始說話,他坐在那真的時候,是真覺得很煩!只能默默走出現場。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在這一期對話中講到了每個演員都會面對,且特別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演員怎麼去把握角色?

陳建斌舉例分析《喬家大院》中喬致庸這個人物:首先喬致庸是個農民,他住在村裡,第二他是個讀書人,是家中變故,他才不得不去經商的。

因為從小跟外婆生活在農村,自己又是個讀書人,太能夠準確深入這個人物了。

尋找人物的特點,貼合自己真實的生活,所飾演的人物就會鮮活起來了。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或許,有些觀眾是從第一季看過來,有些是從這一期開始關注這個節目,並且開始回看過去每一集。

同樣是談表演,與《演員的誕生》不同的是:它不熱鬧,沒有演員的挑戰和PK,也沒有導師的點評和示範,只是三兩個同道中人的心得交流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它在節目效果的呈現上是相當簡潔,如果不是多媒體的水墨背景,這節目都正式的有點像新聞聯播。

內容卻越看越覺得有嚼味,簡直是集集有乾貨,分分鐘都是料。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第一季圍繞著關鍵詞“求實、汲取、筋骨、溫度、充實、融合、根脈、彌新、磨礪和傳承”展開。

第二季將關鍵詞變成詩句,在時長上由三十分鐘濃縮到十六分鐘,更突出了“

表演者”的概念,在關注表演的基礎上,將目光深情注視“表演者”為人的方方面面,尋找演員這個職業、表演這門藝術與人心人性的深層互動與聯結

這個節目的立意很大,“用真誠之作,傳遞匠心精神。以純粹之言,傳承電影文化”。

但內容卻一點都不空洞,雖然都是圍繞著:何為表演?怎麼創作?怎麼培養自己演員的修養?怎麼被臺詞?怎麼找感覺?

卻非常有質感和分量,全程看下來,節目不僅有深度,還特別純粹。沒有八卦,也不牽強地去追求什麼綜藝感。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首先對於演員是什麼?節目探討的很深入。

比如第一期節目裡邀請到的嘉賓是舒淇。作為一個成熟的演員,她對於:演員是什麼?有著自己非常深刻的理解。

在她看來:“演員就是要去打破你原本就有的東西,然後靠經歷,再靠挫折,你去嘗試了之後,你就可以打破一個框架,但那個框架出來的效果會是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慢慢的,才會有很多不同的蛻變。”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她們聊起自己演員生涯起點上的引路人,不論李少紅導演還是侯孝賢導演,因為他們的嚴厲,才培養出現周迅、舒淇在日後表演道路上良好的創作習慣(請注意,這裡他們談論的是創作)。

想當年,雪妞在電影院看到《刺客聶隱娘》,真的是被驚豔到了,整部電影的畫面、人物都像從張萱的畫中走出來似的。

舒淇飾演的聶隱娘孤寂、冰冷、透著一股俠氣的淡漠。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在這次聊天中舒淇說,拍刺客聶隱孃的時候,角色要求是鏗鏘有力的動作,但面部不能用力。為了揮兵器時做到面部表情自如,她練到右手看了一年的醫生。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包括聶隱娘自身流露出的那種孤寂,也是每天被威亞吊在高處,聽久了高處的風聲,自然多少悟道了那種孤寂。

用王硯輝的話:

頓悟,可能沒有時間和地點,那一下感覺就來了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其次演員不止是演自己而已,還是認真地去感悟。

很多人說王寶強是在演自己,而在“本色演員”王寶強看來,“本色”也絕不只是演自己而已。

他談及《泰囧》中王寶這個人物的理解,處理不好會變得很讓人討厭,如果這個觀點還沒有說服力的話,對比《港囧》中蔡拉拉,估計大家會忽然頓悟,什麼叫過。

有一段印象特別深刻是王寶強的文藝片《Hello!樹先生》,他在裡面一瘸一拐的走。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當時周迅問他,這個動作是怎麼找的?王寶強回答體驗生活了,穿著“樹”的衣服,天天在村裡晃悠找感覺。

晃就能晃出感覺嗎?

周迅說:所以他還是有感覺的嘛,天生的。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再次,靈感是自由地活著,能夠誠實地面對心理面的東西。

好的演員是天生敏感的,如周迅說,她演《畫皮》中的小唯,就想動物見人的喜歡和新奇,她想到自己養的兩隻狗,每次回家,狗狗是怎麼看她的。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舒淇時刻在觀察感知生活,她喜歡到酒吧門口觀察各種各樣的人。看電影看自己哭了,立刻掏出手機來觀察和記錄自己現在是什麼樣子。

王硯輝談塑造殺人犯時說,演員需要掌握生活的準確性,在日常中找那個觀察體驗的生活。

人物需要豐富一點,不要臉譜化,而表演者表演時身心疲憊,內心卻是極其歡愉的。

那種痛並快樂的感受週而復始,在他演完戲之後,會回到雲南,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就繼續去觀察生活。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還有於和偉在《歷史的天空裡》塑造的萬古,雖然是一個“被全國人民厭惡”的大反派,他卻在掏出鋼筆放在墓碑前,為心愛的姑娘唱歌時帶入自己,感動觀眾。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最後一點是演員需要時刻保持初心。

很多時候人們在無法保持初心的時候,會拿大環境不好為自己開脫。

周迅在談到創作《李米的猜想》說:“整個創作環境是單純的,就是你在創作啊,沒有你要賣票房啊,你要怎麼樣啊,沒有這些東西,只是單純地創作一個故事。”

“因為現在整體都快了嘛,就會有一些怪現象,但是有一些東西是不能丟的,像做菜,好吃的東西,還是原材料好啊。”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於和偉說:“演員這個職業如果成為一種商品,就很容易丟失目標。”

宋佳聊到遇上很吵鬧的劇組,就會去提醒別人不要太吵,在她看來安靜的劇組很體面。

……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表演者言》這個節目,簡直是給流量明星、數字小姐們上了一堂深刻的課。

角色本身沒有大小,但演員的格局和個人的空間是有大小的,而好的長久的演員,一定走到最後的還是德行。

表演是人演人的藝術,核心是瞭解生活,瞭解人,而演員最重要的根基,是保存自我的方式。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聯 系 友 戲

youxi-app

End

《表演者言》:好的作品終會付出水面,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埋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