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单是你们的,也是父母的!

距离2018年高考还有3天,这是你的高考,也是父母的高考,在你的回忆里,除了做不完的试卷外,父母的努力并没有占据太大的回忆。但是作为你生命中最亲的人,愿你能理解到发自肺腑的父母心声。父母不仅要当好后勤做好饮食,还要宽容面对,共同减压。

战术一:题海战术

高考不单是你们的,也是父母的!

为了有个好成绩

面临堆积如山的试卷和书籍

为了均衡我们的营养

翻看各种资料学习搭配技巧

战术二:严谨纠错

复习时“面面俱到”及时“查缺补漏”

互相提醒,蹑手蹑脚,拒绝噪音

战术三:细心专注

注重每个细节

认真对待每个解题步骤

高考不单是你们的,也是父母的!

父母

PARENTS

细节决定成败

父母为孩子挑鱼刺

战术二:严谨纠错

高考不单是你们的,也是父母的!

为高考 坚持不懈

起得比鸡早 睡得比狗晚

及时觉察孩子的情绪

给孩子加油和鼓励,少些焦虑

迎战高考请注意

【考生篇:】

考前切勿搞突击,生物钟要调好!

许多考生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熬到深夜,第二天精神疲累。但高考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

熬夜的考生此时的生物钟正处于低谷状态,思维反应、做题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考前的一段时间,考生可能进入自由复习时间,但生活作息仍需稳定。因为人的植物神经和大脑,最喜欢“有规律的生活”。

按照常规起床,进行复习;按平时的饮食量进食,按时入睡,保持常规而充足的睡眠;减少生活节律的突然变化,平常状态就是最棒的状态。

做不到最好? 调整期待接纳不完美

些考生早早定好了目标,一些考生梦想着超水平发挥,可考试越来越近,自己的成绩不如预期,或者没什么起色,总觉得自己做不够好,复习得不够全面,渐渐力不从心。

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便是最好的。不妨和父母或者其他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人好好沟通,调整目标。复习时也不过度苛求自己,遗忘是正常的,但每一次的看、读、背都加深了对它的记忆。要知道,永远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完美收入囊中再进入考场。现在的状态就是当下最好的状态。

如何调整考前焦虑?

其实每个参加考试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担心,但太严重的话会影响我们的考试发挥。想要“赶走”焦虑,不如写下它。研究发现,花10分钟书写与任务有关或考试有关的焦虑情绪和想法可以显著提高参与者的成绩,尤其在高焦虑情境下或高焦虑特质的人上效果明显。也就是说,写下与考试有关的焦虑情绪,能够帮我们有效缓解情绪。

不妨每天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你的担心、害怕、焦虑都写下来。这个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内心的情绪情感,也是一种情绪的抒泄,它减小了情绪抑制,也有效缓解了情绪。

【家长篇:】

切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情况

这段时间孩子的压力比你更大。越是临近高考,每问一次成绩,对孩子来说就是在揭一次伤疤。

切忌越临近高考,对孩子越来越关心

对孩子超越平时的特别关心,其实是在增加负担。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做好“后勤部长”,对学习的事做“甩手掌柜”

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不要干涉太多,不要打乱孩子的学习计划,把学习的安排交给孩子自己和学校,家长只需要做好后勤服务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