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單是你們的,也是父母的!

距離2018年高考還有3天,這是你的高考,也是父母的高考,在你的回憶裡,除了做不完的試卷外,父母的努力並沒有佔據太大的回憶。但是作為你生命中最親的人,願你能理解到發自肺腑的父母心聲。父母不僅要當好後勤做好飲食,還要寬容面對,共同減壓。

戰術一:題海戰術

高考不單是你們的,也是父母的!

為了有個好成績

面臨堆積如山的試卷和書籍

為了均衡我們的營養

翻看各種資料學習搭配技巧

戰術二:嚴謹糾錯

複習時“面面俱到”及時“查缺補漏”

互相提醒,躡手躡腳,拒絕噪音

戰術三:細心專注

注重每個細節

認真對待每個解題步驟

高考不單是你們的,也是父母的!

父母

PARENTS

細節決定成敗

父母為孩子挑魚刺

戰術二:嚴謹糾錯

高考不單是你們的,也是父母的!

為高考 堅持不懈

起得比雞早 睡得比狗晚

及時覺察孩子的情緒

給孩子加油和鼓勵,少些焦慮

迎戰高考請注意

【考生篇:】

考前切勿搞突擊,生物鐘要調好!

許多考生到了最後衝刺階段,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熬到深夜,第二天精神疲累。但高考時間安排在: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

熬夜的考生此時的生物鐘正處於低谷狀態,思維反應、做題效率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考前的一段時間,考生可能進入自由複習時間,但生活作息仍需穩定。因為人的植物神經和大腦,最喜歡“有規律的生活”。

按照常規起床,進行復習;按平時的飲食量進食,按時入睡,保持常規而充足的睡眠;減少生活節律的突然變化,平常狀態就是最棒的狀態。

做不到最好? 調整期待接納不完美

些考生早早定好了目標,一些考生夢想著超水平發揮,可考試越來越近,自己的成績不如預期,或者沒什麼起色,總覺得自己做不夠好,複習得不夠全面,漸漸力不從心。

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便是最好的。不妨和父母或者其他對自己影響重大的人好好溝通,調整目標。複習時也不過度苛求自己,遺忘是正常的,但每一次的看、讀、背都加深了對它的記憶。要知道,永遠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點都完美收入囊中再進入考場。現在的狀態就是當下最好的狀態。

如何調整考前焦慮?

其實每個參加考試的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擔心,但太嚴重的話會影響我們的考試發揮。想要“趕走”焦慮,不如寫下它。研究發現,花10分鐘書寫與任務有關或考試有關的焦慮情緒和想法可以顯著提高參與者的成績,尤其在高焦慮情境下或高焦慮特質的人上效果明顯。也就是說,寫下與考試有關的焦慮情緒,能夠幫我們有效緩解情緒。

不妨每天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把你的擔心、害怕、焦慮都寫下來。這個過程中,可以自由表達內心的情緒情感,也是一種情緒的抒洩,它減小了情緒抑制,也有效緩解了情緒。

【家長篇:】

切勿過於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情況

這段時間孩子的壓力比你更大。越是臨近高考,每問一次成績,對孩子來說就是在揭一次傷疤。

切忌越臨近高考,對孩子越來越關心

對孩子超越平時的特別關心,其實是在增加負擔。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做好“後勤部長”,對學習的事做“甩手掌櫃”

保持平常心,順其自然,不要干涉太多,不要打亂孩子的學習計劃,把學習的安排交給孩子自己和學校,家長只需要做好後勤服務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