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如烟往事——59.5分的故事

陈新:如烟往事——59.5分的故事

陈新,延安育才学校教师。

新学年伊始,坐得端端正正、齐齐整整的五年级教室里吊儿郎当地走进一位前锛颅后马勺的不速之客。个头不高,派头不小,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其实同学们都知道他是比我们高一级、家住校园旁的村里大姓户的子弟大名鼎鼎的王小聪!这个节骨眼上下来的八九不离十是期末分数不及格被“强制”执行的留级生。同学们都知道,70年代的学校留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小学主课语文数学一门不及格必须留级。其实当时我们对于“留级”和“溜级”还弄不清楚,以为“溜级”就是从上一个年级溜到下一个年级;“留级”就是其他同学都升到高一个年级,自己没有变化,仍然留在原来的年级!一个不识眼色的同学不知趣地问小聪:你到底是“留级”还是“溜级”?小聪厉声反问“你叫我爷爷(yaya子长方言)还是爷爷(yeye普通话)不都一球样?”

对于王小聪的留级同学们都很纳闷,王小聪的传说那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特别是他的聪明,原来的同学没少领教过。老师还在教珠算加减法的时候,他乘除法都会了;老师教乘除法时,人家已经两把手左右开弓了!老师头一天布置的背诵全篇课文,第二天朗读课上老师让全班齐背时,能坚持到底背完整的仅有他王小聪!用他大的话说就是“我娃前锛颅后马勺长得双脑仁”,大抵就是今天的“双核电脑”吧,一点也没夸张!那时,期末考试的试卷是不发给学生的,听说这次期末考试王小聪也不服,找了校长查了试卷,原来都是马虎懒惰惹得错,基础题容易得分的出了错,难题得数对了,少了步骤,应用题答话不全。自然碰了一鼻子灰,抱憾留级……

陈新:如烟往事——59.5分的故事

来到新班级,王小聪年龄大、脑子灵、学得好养尊处优,无事生非,不断设法欺负女同学,班主任老师没少严厉训斥,甚至恨铁不成钢动手惩戒了他。后来他一反常态不再猴逗女生,专门和班主任老师作对。刻意用子长方言讽刺老师的普通话,用从他父亲读《参考消息》得来的苏、美万吨“航母”下海、“第三次世界大战”剑拔弩张等新闻来考验老师的知识面,甚至抓住老师把课本上“哥哥和妹妹抬土的插图”误读成“哥哥和妹妹抬水”的口误得寸进尺,挑战了老师不是靠学识而是靠关系走后门当的民办教师的底线。还趁老师转身板书故意把蓝水甩到老师的“看家”白衬衣上等等,班主任老师面对这个“刺头”束手无策、痛不欲生,那一年真不知老师是怎样熬下来的!

又是一个学年期末,王小聪语文居然得了59.5分!眼瞅着王小聪九年义务教育就在小学完成了,一向背锅睡在坟圪尖上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小聪,这下毛扎扎乱了蹄爪,急忙搬来救兵家长找到校长,坚持认为是班主任在公报私仇有意抠他。一定要查验试卷验明正身,一时把校长置于两难之地。查吧,万一真是老师作祟,师德师表情何以堪?不查吧,冤枉了学生良心良知情何以安?

查!还真相与大白是一个尊重事实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校长决定!

一查水落石出,王小聪的试卷得分不是59.5分,而是慌张自满的老毛病复发,只得了56分。是班主任改卷时有意加了3.5分才成59.5分的!追问班主任原因,班主任长叹后颤颤巍巍地说:“从感情上说,我恨不得他早点留级,结束我的噩梦;从良心上讲,我不该轻易放弃走进我教室的每个学生!我就是想故意制造59.5分想引起校长的注意,想把这道选择难题交给校长,看是采用四舍五入呢,还是去尾留整呢?”

陈新:如烟往事——59.5分的故事

校长门前的空气顿时静得出奇,在场的人的表情都变得异常严肃,一声不吭,只有在校园高空传来雀鹞追逐胡燕家燕逃生的尖叫声,还有苍穹尽头依稀可见盘旋不定的鹰鹫……

陈新:如烟往事——59.5分的故事

主张尊师重教 倡导快乐工作

引领健康生活 服务职业发展

延安教职工的精神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