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寧原型、「勇哥」真身,對於《我不是藥神》,你要了解這些事

近日上映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口碑和票房兩個方面雙雙取得了佳績,上映24小時票房就突破了三億。在感受到這部現實主義電影帶來的衝擊時,觀眾們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電影中人物、藥物的原型是什麼?印度到底是怎樣成為“窮人的病房”的?

“程勇”的原型

電影中“藥神”程勇的原型名叫陸勇,是無錫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老闆。與電影中“勇哥”最大的區別是,現實中的陸勇本身也是一名慢粒白血病的患者。他與印度藥產生聯繫,不是為了圖利而是為了治病。

據媒體報道,2002年8月8日34歲的陸勇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在花費56.4萬元,服用23500元一盒的瑞士諾華公司抗癌藥“格列衛”兩年後,陸勇不得不嘗試其他辦法。

2004年6月,陸勇得知印度仿製“格列衛”抗癌藥,開始服用,並在病友群裡分享了這一消息。隨後,很多病友讓陸勇幫忙購買此藥。

2014年,為方便給印度匯款,陸勇從網上買了3張信用卡,並將其中一張卡交給印度公司作為收款賬戶,另外兩張因無法激活,被他丟棄。

因為在網上買卡,讓警方注意到了陸勇。2013年11月23日,陸勇被湖南沅江市公安局逮捕,2014年3月19日執行取保候審。2014年7月,陸勇被沅江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案由為“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罪”,隨後被取保候審。

2015年1月10日晚,陸勇和病友從無錫飛抵北京,結果陸勇在機場被警方抓獲。諸多媒體持續報道該案件,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聲援。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人民檢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訴,併發布了《對陸勇決定不起訴的釋法說理書》。2天后,陸勇重獲自由。

陸勇在2002年8月被確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尋找骨髓配型期間,他需要花高價購買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名為“格列衛”的抗癌藥來延續生命。

“格列寧”的原型

《我不是藥神》裡“格列寧”的原型,是現實中慢粒白血病的特效藥“格列衛”,由瑞士諾華製藥生產;“印度格列寧”的原型,則是印度製藥集團NATCO生產的慢粒白血病“特效藥”VEENAT”。據瞭解,NATCO生產的藥品幾乎與瑞士諾華製藥生產的原研藥格列衛的成分及有效含量完全一致,而NATCO的仿製藥價格僅有980元。

另外,因為藥品本就是仿製,所以VEENAT的生產也不具有產權問題。印度最大的製藥企業太陽製藥、路平製藥(Lupin)、格蘭馬克(Glenmark)、西普拉(CIPLA)等著名藥企都有仿製類似的格列衛。事實上,真正讓NATCO公司火了的也不僅僅是這部電影,還有早前該公司仿製出的肺癌靶向藥物及肝癌靶向藥物易瑞沙和多吉美。

此前,德國拜耳研製出癌症專利藥物多吉美,但使用該藥物的成本每月超過5000美元,而在2014年,印度人均國民收入也只有1570美元。因此,2012年,印度政府給NATCO開了綠燈,為NATCO頒佈了首個藥物專利強制需求證書,允許NATCO生產多吉美。易瑞沙與多吉美無二,省去了研發投入的印度版易瑞沙售價僅為原版易瑞沙的1/8,這使得易瑞沙成為仿製藥的寵兒,也因此成為NATCO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

印度真是“窮人的藥房”嗎?

在這場仿製藥的紅海里,NATCO已經成為了印度藥企的一個縮影。截至2015年,印度已有1.05萬個製藥單元、3000多家藥企,而仿製藥在印度藥品市場的佔比已經達到了70%左右。預計到2020年,印度仿製藥出口額將達到400億美元。

由此看,電影中有一句臺詞說印度是“窮人的藥房”,這並不誇張。事實上,印度因仿製藥的製造被譽為世界藥房,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藥,2015年仿製藥佔印度藥品市場70%左右。根據科技公司TrendForce預估,2019年全球仿製藥市場規模將達到4099億美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8.7%,未來印度藥業還有廣闊的空間。

印度藥品出口到世界上200多個國家,2017至2018財年出口額為172.7億美元,主要出口是美國,與此同時,印度也在加緊佈局中國市場,在5月份的中印領導人會晤中,印度藥進入中國市場已被提上日程。

藥品分為三類:處方藥、一般藥與非處方藥。處方藥指的是受專利知識產權保護的藥品,一旦被一家制藥企業註冊其他企業不可以製造和仿製,而其他兩種則不受專利法保護。

影片中的印度“格列寧”就是仿製藥,不是假藥,簡單來說就是印度政府支持下的合法盜版藥。與專利藥相比,仿製藥可以免去數十年的研發成本,在劑量、安全性、效力、質量、作用、適應症上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價格僅有專利藥品的20%-40%,有的品種甚至能達到10%。

可以說,印度藥業的發展水平已經超越其經濟發展水平,在發展中國家中位列翹楚,而要按規模計算,印度在全球製藥業是當仁不讓的老大。國外諮詢機構TechSc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印度醫藥市場從2011年的210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28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5.64%。

印度仿製藥的世界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印度是全球主要的藥物出口國家,印度的藥品銷往美國、英國、德國等在內的數十個國家,並且更是美國仿製藥的最大進口來源國,2017年佔印度總體出口的38%。

根據印度政府官網數據,印度有超過500家經過美國FDA認證的製藥工廠,從2012年至2016年,出口總額由101億美元增長至169億,年複合增長率13.73%,2016年醫藥出口佔印度全國出口總額4.9%。

而印度藥馬上就會迎來新一輪井噴:2020年左右,許多專利藥將陸續到期,不少專業機構早在幾年前就預測,這將會大大刺激印度仿製藥的生產。屆時印度仿製藥預計在全球仿製藥市場的份額會從目前的20%增至25%,印度製藥業營業額將會從現在約258億美元增長到500億美元。

印度的醫藥企業也有一串響噹噹的名字:Lupin是美國第五大仿製藥公司,Biocon是亞洲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於2015年收構蘭伯西實驗室的太陽製藥,得以成為印度藥企巨頭之一, 其後通過不斷髮展和併購並在全球5大洲有48個生產廠,4個國家有10大研發中心。

印度仿製藥的成功

事實上,印度能成為這樣的“藥房”,與其先天具有的優勢和政策給予的支持分不開。從“格列衛”來看,其有效成分是甲磺酸伊馬替尼,但印度藥企暫時沒有合成能力。這個從印度“偷渡”過來的藥品實際上是先從中國進口甲磺酸伊馬替尼與其他輔料,在印度境內用壓片機制成藥片,最後包裝出口。

這也是印度藥企的通常套路,進口中國全套醫藥原料,再在印度製成製劑。印度的仿製藥產業崛起,和印度IT業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同IT業一樣,藥業也需要廉價、素質高尤其是需要有英語能力的勞動力。

印度廉價勞動力充足,較低的人力成本讓印度仿製藥在國際市場有較高的競爭力。其次,印度是英語國家,研發人員能夠看懂英文文獻,銷售人員則可以順暢地與歐美髮達國家溝通。並且,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很容易誕生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這樣的人口結構讓印度很適合發展高科技行業中下層產業鏈。

印度龐大的人口不但提供了藥業發展需要的勞動力,還有市場。國內民眾醫療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印度政府需要從政策上對仿製藥提供大力支持。推動印度仿製藥發展的制度因素包括:專利制度、價格管制制度、外國投資制度。

上世紀60年代,印度天價藥盛行。為此,1970年印度政府修訂了《專利法》,印度放棄了對藥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本國藥企合法生產仿製藥。與此同時,印度政府規定藥企稅前利潤不得超過藥品售價的15%。1973年,印度頒佈外匯管制法案,要求在印的企業中外資佔股份不得超過40%。這一政策頒佈,導致大量在印度醫藥產業中佔據主導地位的跨國企業被迫遷移出印度。

1970到1995年之間,印度取消醫藥產品專利,干預藥物價格,限制跨國醫藥企業,大力促進本土醫藥行業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印度成為了世界上藥品價格最低的國家。

在經過了這段積累期後,隨著印度1995年加入WTO,印度藥業邁入高速發展的收穫期,積極與國際接軌,搶佔國際市場,逐步確立了全球範圍的競爭優勢。

1995年印度加入WTO,為與國際接軌修改《專利法》,授予了藥品“產品專利”。但印度政府仍留下操作空間:設立藥品“專利強制許可制度”,通過簽發“強制許可”允許藥企生產仿製藥,即無論專利保護期是否結束,該藥品都允許直接被仿製。此外,印度政府加緊出擊,頒佈“化合物專利限制”,即只保護“大幅提高療效”的藥品專利,不保護對原有藥物混合物或衍生藥物的專利。

這還不夠,為保障印度仿製藥的國際市場,2005印度專利法修正案中,新增加了關於強制授權適用範圍的section92A(1)條款,該條款使得強制許可下的印度仿製藥可以出口到無相關生產能力的地區和國家。

在2005年印度正式與國際專利制度接軌之後,印度仿製藥企業通過1995至2005年十年間積累的大量歐美規範市場藥政文號進行了大量仿製,並且由此進入了歐美規範市場。這期間印度製藥企業的全面國際化是實現產業升級的核心。

併購及合作使得印度企業在當地渠道建設更順暢,特別是進入美國市場是印度製藥公司的一大戰略轉型,與美國製藥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或者直接收購美國公司、在美國申報非專利藥並建立銷售網絡,然後委託印度國內加工生產、使得印度仿製藥行業迅速崛起。充分利用本國資源豐富、成本偏低的有利條件、積極擴展海外市場的印度仿製藥發模式。

吃了八年印度藥的觀眾有話說

張書全2010年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看完《我不是藥神》後他發了一條長長的朋友圈。他說,看完總體還不錯,不過對慢粒群體來說,有些地方不準確容易誤導。比如,慢粒群體沒有對瑞士諾華公司採用極端行為而是心存感念,埋怨主要來自定價太高和成倍賺回研發費後仍不降價。

另外,除了急變移植化療,慢粒患者很少有人戴口罩。對張書全而言,無法承擔一年30萬的進口藥,他選擇了印度版“格列衛”,一年只需6000塊,他吃了8年,效果很好。雖然中國藥廠開始生產同類藥物,但是張書全沒有換藥,因為換藥風險是吃印度藥的患者們最大的顧慮。

格列寧原型、“勇哥”真身,對於《我不是藥神》,你要了解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