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警老黨員眼中的車駕管業務變遷

一位交警老黨員眼中的車駕管業務變遷

從只有一部電話、手工辦理駕駛證、行車證,到如今用智能手機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涉及車輛、駕駛管理各項業務,今年76歲的退休交警老黨員張庭臻見證了我市車管所的發展和變遷,請聽記者宋春雪採寫的新聞故事《一位老交警眼中車駕管業務的發展變遷》

每當來到位於峨眉山街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上黨課時,看著現代化的大樓和指揮中心,今年76歲的退休老黨員、老交警張庭臻都會回憶起自己剛剛加入卡子灣車管所時的場景。在卡子灣車管所剛組建時,張庭臻守著一部電話,用手工填寫駕駛證、行車證,雖然辦公條件簡陋,但他一直認真盡責【那時候車管所,公安部給新疆3個試點城市,烏魯木齊、石河子、喀什。卡子灣當時是篩沙子的地方。沙子拉走了,沙子坑留下來了。就是在沙子坑裡頂了箇舊帆布在那裡面平整場地,後來蓋了鐵皮房。1984年1月1號就開始對外辦公了。】

八十年代的烏魯木齊機動車數量不到3萬輛,整個交警支隊也只有幾輛車供辦公使用。想到市民來一次不容易,張庭臻每天都堅守在當時離市區較遠的卡子灣車管所辦理車駕管業務【當時是戈壁灘,公共汽車不像現在方便,去一次很不方便的。作為一個黨員,把人民放在心裡,從工作出發,我是從年輕過來的。】

正說著話,張庭臻拿出了智能手機,他說,車駕管業務也走進了信息化。交管12123App、警郵新絲路平臺.....作為一名老交警雖然已退休,但他還是會不斷學習新軟件的操作方法,並給身邊人講述怎樣用手機辦理車駕管業務【信息化的時代,打通最後一公里。好多方面,不是少跑路,而是有些業務就不需要跑路,手機就解決了。】

有著36年黨齡的張庭臻雖然現在退休了,但他還一直髮揮餘熱,在市交警支隊的黨課上,講述著我市車管所的發展歷程,和更多走入交警隊伍的新人分享時代變遷【退休了現在還是烏魯木齊市民,作為一個黨員,身份不能丟掉了,底線不能突破了。改革開放40年來,紅利多多,滿意多多,從收入幾十塊錢到幾百塊錢,到退休了還拿幾千塊錢,我們要腳踏實地。現在的首府從道路的結構,級別以前沒辦法比。田字路也好,外環路也好,方方面面全市人民有目共睹,全市人民都很開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