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學學科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 基於1998~2016年SSCI教育學學科被引數的比較研究

中國教育學學科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說明:這篇文章取自期刊《比較教育研究》,題目為:中國教育學學科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基於1998~2016年SSCI教育學學科被引數的比較研究;作者為:塗陽軍,渠晴晴,作者單位為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我覺得這篇文章對於瞭解教育前沿發展有一定的借鑑意義,雖然統計的指標只有SSCI被引指數比較,不夠全面,但具有借鑑意義。我們知道,如何評價一個學科的發展,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設計到諸多的方面,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夠選取一個角度或者一個方面去進行分析。對於研究者來時,誰都希望能夠進行一個全面的研究,但一般只存在於理論上,特別是對於社會科學來說,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角度就可能決定了研究的結果。

那麼,我們來瞧瞧國內哪些學校的教育學學科能夠算得上是強校?

部分正文:

研究對象選定。根據各大學在1998 年到2016 年間SSCI 論文總被引和總篇數,取兩項指標中均居前7的大學(刪除重複後共5所)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浙江大學。另納入了華中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世界公認較權威的全球性評價體系包括《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國際高等教育集團QS排名(QS)、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但只有QS和ARWU單列了教育學學科全球排名,據此分別選取前5的大學(刪除重複後共8所) :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墨爾本大學、明尼蘇達大學-雙城、範德堡大學和密歇根大學(安娜堡)。數據說明:在SSCI 數據庫中檢索得到各大學的數據,按第一作者或通迅作者歸屬所屬大學。首先分析各大學的總篇數、總被引數及篇均被引數,然後分析各大學所發論文期刊影響因子的總和及期刊影響因子均值,最後對各大學的篇數、篇均被引數和期刊影響因子均值進行分析與比較。

就教育和教育研究學科總篇數來看,國內大學遠低於國外大學,國外大學平均值約為國內大學的12.4倍,國內大學最低值(15篇) 分別為國外大學最高值(771篇) 和最低值(193篇) 的1/51 和1/13,國外大學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別為國內大學最高值(114 篇) 的6.76 倍和1.69 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的總篇數離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最小,但國內其他知名大學教育學與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的差距仍非常大。

從篇均被引來看,國外大學平均值為國內大學的3倍,國外大學最高值(27.07次) 和最低值(6.12次) 分別為國內大學最低值(1.13次) 的23.96倍和5.42倍,國外大學最高值為國內大學最高值(9.74次) 的2.78倍,但國內大學篇均被引最高值已經超過了倫敦大學學院,並與墨爾本大學相當。清華大學的篇均被引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的水平,但國內其他知名大學教育學與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的差距仍較大。

從期刊影響因子均值來看,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僅相差0.30,且其最高值(1.58) 與國外大學最高值(1.71) 僅相差0.13,但國外大學最低值(1.20) 仍遠高於國內大學最低值(0.59),兩者的差值高達0.61。

就期刊影響因子均值來看,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差距較小,表明國內大學所發論文期刊整體上處於與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大體相當的水平,少數大學(如華中科技大學) 已經超過了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的平均值,表明該校所發論文的期刊在教育和教育研究學科領域具有極強的國際學術影響力。但一些大學(如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 仍遠低於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的均值,表明這些學校所發論文的期刊在教育和教育研究學科領域中的國際學術影響力仍整體偏低。綜上,雖然國內大學在教育和教育研究學科上離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還有較大差距,但個別學校在個別指標上已經接近甚至達到了少數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的水平,國內大學的期刊影響因子均值也已經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的水平。

中國教育學學科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由表1可知,大多數國內大學總篇數有所增長並伴隨小幅波動。近五年來,北京師範大學增幅最大,2016年總篇數(18篇)是2012年(5篇)的3.6倍,其次為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清華大學,2016年總篇數分別為2012年的3倍、2.4倍和1.75倍。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波動較大,廈門大學波動最大。大多數國外大學的論文篇數也有所增加,其中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墨爾本大學增幅最大。近五年倫敦大學學院增長飛速,2016年總篇數(70篇)為2012年(4篇)的17.5 倍,其他大學在小幅波動中或緩慢增長或緩慢下降。就國內外大學總篇數的平均值而言,國內大學的增長速度低於國外大學,國內大學2016年的平均篇數約為1999年的2.33倍,但國外大學2016年的平均篇數約為1999年的2.79倍。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外大學在總篇數上的差距在拉大,1999 年國外大學平均值為國內大學的6.33倍,但到2016年,該比值增至7.57倍。2016 年國內大學中篇數最高的北京師範大學(18篇) 和華東師範大學(12篇) 只相當國外大學中篇數最低大學的1/2和1/3,只相當於國外大學中篇數最高大學的1/4和1/6。

中國教育學學科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由表2 可知,國內大學篇均被引數極不穩定,這可能與總篇數偏少有關。國內大學篇均被引均值在多個年份(如2003年、2007年、2008年) 接近國外大學,但在多個年份區間(如1999 年至2002 年、2004 年至2006 年) 又與國外大學相差甚遠。近五年來,雖然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的篇均被引均值日益趨近,但兩者的比值略有增高,國外大學篇均被引均值分別為國內大學的1.23倍、1.18倍、1.62倍、1.37倍和1.93倍。結合總篇數的變動來看,國內大學中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總篇數與篇均被引數均有所增高。2012年至2015年間,兩校篇均被引數均值接近甚至超過了少數國外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學。

中國教育學學科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表3 可知,國內外大學期刊影響因子均值都比較穩定。國內大學所發論文的期刊影響因子均值接近甚至在少數年份(如2010 年和2015年) 超過了國外大學。這表明國內大學在教育和教育研究學科所發論文的期刊影響因子整體比較高,至少在教育和教育研究學科領域一些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的期刊上發表了一些論文。


這裡只截取了部分內容,對於內容也正如作者所說,SSCI具有英美等英語語系國家/地區主導的基本特徵,其本質上體現的是英語語系科研工作者眼中的世界學術。]其次,SSCI期刊論文被引數仍備受質疑。 最後,除SSCI期刊論文相關指標外,判斷教育研究水平高低的標準還有很多。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為例,SSCI 論文相關指標僅為科學研究水平指標下屬的一個極為細微的層面。

對於關心教育學科發展的來說,我們應該知道教育學這一門學科的強校有傳統的師範類學校,當然,根據我對師範類學校的師資力量的觀察來看,北師大和華東師大並駕齊驅,一南一北代表了中國教育學的頭把交椅,師範類學校中其次為南京師大和東北師大,二者師資力量強大,也有教育學科的長江特聘教授的入選;其次在為華中師大、西南大學、華南師大等學校,師資力量相對不如前面4所。

當然就綜合性學校來看,也有教育學的強校,我們知道清華北大由於強大的地位在各方面都能夠擁有一席之地,佔據其二。就綜合性學校來看,廈門大學應該是執高等教育研究之牛耳,華中科技大學次之,這兩個學校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強校。浙江大學教育學也不容小覷,在教育史研究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這5所綜合類學校的教育學應該就是國內研究教育學的第一集團軍了,在雙一流的背景下,這些學校的教育學科也將會具有競爭力。

更希望教育的研究能夠讓我們的教育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