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你如何看?

最近兩三年時間,在我國掀起了一股學習和運用STEM教育的潮流,2017年有關機構發佈中國stem教育發展狀況,2017年又召開首次了stem教育大會,學界也越發重視stem教育,2016年後進入了有關STEM教育發文的高峰,2018年從年初至今,已經形成一片紅海。涉及的內容包括STEM教育與創新教育、stem教育內涵、stem教育對具體學科的啟示以及國外stem教育發展狀況介紹。STEM 是科學( 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簡稱,強調多學科的交叉融合。STEM 教育並不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將四門學科內容組合形成有機整體,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STEM教育你如何看?

Stem教育最先源於美國,有人認為源頭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了,實際上對STEM學科的真正重視是美國全球競爭力的下降,在高速發展的工業化、信息化社會中,急需要的人才就是科學、技術和工程等領域的人才,但由於美國大學中學習或者從事這些學科人數的比例降低,美國政府試圖通過一些努力培養更多的STEM領域的人才,所以STEM教育主要是培養STEM 學科中具有跨學科能力的人才。我國對stem教育的引進實際上最開始也是拿來主義,甚至不少的研究把stem教育越加的神話,彷彿當做了一種靈丹妙藥,認為stem教育是橫跨所有學科具有綜合能力的教育,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從stem教育在美國發展的歷史來看就知道stem更多的是為了培養我們所說的理工技術和科研人才,思維上重視的也是分析和判斷思維,stem進行的方式是項目制,即圍繞一個問題或項目進行解決,在處理項目的過程中學習和提高,鍛鍊學習者的能力。

STEM教育你如何看?

Stem在中國的發展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概念的胡亂擴大化或者工具化,還在於本土化的程度始終不夠。第一,如果把stem看作一種多學科的思維方式,跳出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四門學科的原始概念,那麼這種綜合的思維方式應該如何運用,涉及了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要知道我國教育中其實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教育理念,要如何實行,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二是如果把stem教育看成了四門學科的綜合體,本質上和我國的理工教育有很大的關聯,要知道我國處於快速工業化發展的階段,社會重視的行業和學科本來就是理工類的學科,美國重視stem教育是擔心其理工類學科學習人數或者從業人數不足導致的國際競爭力的下降,而我們目前正處於大量培養理工科人才的軌道中,我們的人才培養推動著社會的現代化,反而對美國這類處於發達比較重視人文社科學科的國家造成了挑戰,從這個角度來說,正是由於類似我國的發展中國家對技術工程人才的培養對美國帶來的競爭力的挑戰使得美國不得不重視STEM教育,那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第三是stem教育的概念本土化,至今對於stem教育的稱呼中,大都稱作STEM 教育,在國家的教育規劃中提到大力發展跨學科能力(stem教育),把stem稱作跨學科的能力。從語境上來說,一種任何外來的理念都因該進行內涵的本土化,首先就要有一箇中文的名稱,畢竟不是人人都知道stem是什麼東西。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看到一個英文的首字母組成的英語詞,完全不明白啥意思,就帶來一種疏離感和陌生感。嘗試將STEM 含義漢語化就會發現存在一些問題,什麼意思解釋起來比較合適。從目前來看,最大的可能就是多科學能力這個意思。但實際上就會發現這個概念比起以前我們所提倡的全面發展、人的綜合素質、創新精神、核心素養能力又有哪些方面的區別,內涵說不定還更少。這種關於本土化語義的問題我認為是值得重視的,目前國內的研究除了一些概念的辨析外,大多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即借鑑啟示階段。一種教育理念的大眾化進程來說,stem教育在中國的推廣至少還面臨著一個正式和合理的內涵解釋以及一個恰當的名字。

STEM教育你如何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