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的一刻,決定了世界的未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200年前的一刻,決定了世界的未來

今年,2018年的5月5日是馬克思的誕辰200週年,馬克思的故事在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廣為流傳,作為本科接受馬克思主義專業學習的人來說,我有不少的關於馬克思的想法和思考。

200年前的一刻,決定了世界的未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

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於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王國萊茵省特里爾城一個律師家庭。1830年10月,馬克思進入特里爾中學,馬克思在特里爾中學時期寫下了三篇作文,這三篇文章也是研究馬克思最早的文獻,影響最大的當屬中學畢業論文《論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文章出自於17歲的馬克思,但是當讀起這篇文章的時候,很難相信是一個17歲的人所寫的,馬克思的天賦從這裡可見冰山一角,從這個時候可以看出傳統宗教和黑格爾哲學對於馬克思的影響,用帶有宗教般色彩的預語氣表達他為人類謀福利的最初理想。馬克思中學畢業後,進入波恩大學,1835年,馬克思乘船抵達波恩,在波恩大學註冊選修法律,剛剛開始進入大學的馬克思對學習充滿熱忱,瘋狂的是竟然打算同時選修九門課程,他的父親覺得太多的課程會讓人吃不消,在大學裡面,馬克思也會像大多數剛剛擺脫家庭束縛的大學生一樣,喜歡飲酒取樂,甚至因為夜間酗酒吵鬧,被關禁閉一天。同樣讓他的父親頭痛的是,馬克思難以有效控制自己的開支。好在超支往往與學業有關,所以,在嚴詞責備之餘, 他的父親都會照單全付,甚至表示“如需要,還可再寄”。在伯恩大學的兩個學期,就在父親的要求下轉入柏林大學。在這個階段,也就是1836年暑假,返家的馬克思和燕妮(燕妮·馮·威斯特華倫)私定終身,由於各自的情況不同,頗有一種離經叛道的樣子。1836年10月,馬克思進入柏林大學,這所德國最好的大學。柏林大學的發展和洪堡改革密切相關,也是學術研究的重鎮。馬克思在這個期間認為學好法律就要先學好哲學。當時德國的哲學是康德、費希特黑格爾哲學的世界,在試圖構建自己的哲學的嘗試過程中,馬克思在這個時間慢慢成為了青年黑格爾的一份子。在1838年5月,馬克思父親的去世給與了他經濟上的打擊,這個時候必須思考職業選擇的問題,在柏林大學神學講師布魯諾·鮑威爾的建議下,準備博士論文,這兩年過程也很複雜,最終馬克思在1841年4月提交的博士論文是《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在博士論文中內容主要是伊壁鳩魯哲學歷史地論證了黑格爾本質學說的真理性,以及青年黑格爾派運用自我意識哲學對黑格爾哲學進行革命化改造的真理性,透露書濃厚的黑格爾思想。


1842年,馬克思開始為《萊茵報》撰稿後成為主編,遇到了在馬克思思想發展史上頗為有名的“林木盜竊問題”。24歲這一年,馬克思寫了一篇《關於林木盜竊法的辯論》的文章,體現了青年馬克思思想的轉變,也是階級分析法思想的重要文獻,為以後馬克思的階級分析思想奠定了基礎。

1843年《萊茵報》發行許可被普魯士國王撤銷,主要是由於馬克思在報上發表了一篇批評俄國沙皇的文章,引發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不滿,普魯士國王接到沙皇的抗議後下令查禁萊因報,馬克思因此失業。在此期間內,馬克思認識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這是兩位歷史性巨人的會見,恩格斯作為工廠主的兒子,為以後的馬克思提供了諸多經濟支以及文章協作。1843年6月正式和燕妮結婚,並有過短暫的旅行。1843年10月,馬克思夫妻流亡巴黎,處於工人區中廣泛接觸社會,研究各種問題。與人合作創辦了《德法年鑑》,所以後來這個時期一般又被成為德法年鑑時期,就是指德法年鑑的創辦到取締時期的馬克思。

1844年,馬克思在《德法年鑑》創刊號上發表《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兩篇文章,其中《導言》提出諸多重要的思想,內容都知道就是主張對剝削制度進行無情的批判,指出了無產階級的力量,也被認為馬克思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的標誌。拋開意義不說,這篇文章讀起來很有氣勢,批判力十足,文學功底非常深厚,很多語言帶有濃厚的思想性,在短短的文章中,讓人為馬克思的水平說折服,至今我還記得讀這篇文章的一種震撼感,那是教科書無法給與的。今天不瞭解馬克思的人我強烈的建議回到馬克思的著作去了解馬克思,從中學畢業論文到法哲學批判導言,你會看到什麼是文學和哲學意義上的馬克思,而不是隻有唯物主義、辯證法這種印象化的馬克思。

1844年4-8月期間,馬克思寫還有一部重要的在當時沒有出版的著作,後來恩格斯整理出版的《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既然都說是手稿,就並不具有完整書籍的系統性,這本書最著名的就是馬克思的異化思想,馬克思的勞動異化思想影響很大,後來盧卡奇又根據異化提出了他的物化思想,異化的爭論距離我們最近的就是80年代的王若水事件,那時紀念馬克思逝世100週年,周揚在中央黨校作《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的報告,這個報告中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的部分引起了爭議,而報告的主筆人就是王若水,遭到了喬木的打擊批判,又是一場運用權力來爭論思想的結局,結果不用所說,但是這讓更加想要去了解什麼是馬克思的異化,今天我們都已經知道誰對誰錯,結果卻無法挽回了。

同樣是這一年,馬克思女兒出生,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的第二次見面,合作出版了《神聖家族》與1845年出版,這部批判青年黑格爾派唯心主義哲學的書籍,這裡面就提到了我們今天簡而言之的歸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思想。回到馬克思的歷程中,馬克思做了這些事又得被驅逐了,他只得到布魯塞爾去,恩格斯後來也過去了,1845年,兩人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1846年完成,被認為是一部揭示社會規律,倡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任務的書籍。

在1846年初,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參加正義者同盟。

1847年7月,馬克思的《哲學的貧困-答蒲魯東先生的〈貧困的哲學〉》一書出版 ,這本書一般直接翻譯過來《哲學的貧困》,以至於有人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到底批判誰的,在一個學校的馬哲博士面試考核中,一個教授就問面試者,馬克思哲學的貧困中認為貧困的哲學是誰的哲學,面試者惶惶不知如何作答,氣的老教授說連書的原著都沒有看過,還想來讀博士,這個問題只要看到書的全名就知道貧困的哲學就是蒲魯東的哲學。

1847年11月-12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綱領《共產黨宣言》並於1848年二月出版。關於這本書,我也是很有感觸,讀起來可能並沒有法哲學批判導言具有哲理性,但畢竟是宣言,裡面就提出了他們的理想,更多的是一種藍圖,通過批判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來論述只有無產階級的革命才能實現這種藍圖,就是一片主題的論述文,從論點到論據,還是值得一看。1848年二月巴黎發生了二月革命,布魯塞爾也紛紛響應行動起來,1848年3月,由於從事這些活動又寫這些文章,馬克思遭到比利時當局的驅逐,馬克思又回到巴黎,短暫的待了一陣子之後,普魯士爆發了三月革命,馬克思得到資助又回到了普魯士,又主編了新的《新萊茵報》,849年2月7日和8日科倫陪審法庭分別以侮辱當局和“煽動叛亂”的罪名兩次傳訊並審判馬克思、恩格斯等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法庭上據理駁斥反動派的誣衊,使法庭不得不宣判全體被告無罪。1849年4月5日-11日 馬克思在《新萊茵報》上發表《僱傭勞動與資本》,應該算得上資本論思想來源的一本著作了。普魯士革命的失敗,馬克思又被驅逐到倫敦,倫敦的期間可以說是馬克思人生最落魄的時期。由於經濟和債務問題,馬克思焦慮不堪,四個孩子有3個死亡,但是就像我們通常所瞭解的一樣,在倫敦,馬克思產生許多重要的作品,有1850年的連載文章《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1852年左右的《路易波拿馬的霧月十八日》,這兩本書首先在法蘭西階級鬥爭運用了階級分析的方法,比起林木盜竊法的文章有了明顯的發展和系統化,個人認為比較欣賞的就是馬克思在書中的批判語言,尖銳、鋒利,罵人就該多看他的書。比如印象深刻的是在法蘭西階級鬥爭中評價梯也爾,大意就是:梯也爾的政治發家史就是法國的政治黑暗史。很多類似的語言讓人認識到作為批判家的馬克思。在此期間,馬克思也經常去英國博物館圖書館閱讀,研究政治經濟學,為資本論的最終定稿打下基礎。1859-1860期間,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陸續出版,到1867年,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才正式出版,資本論後兩卷則是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整理出版的,總體看《資本論》反映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思想,我們經常聽到的剩餘價值理論,剝削理論等都是來自資本論中,個人來說,對資本論瞭解不深,看了兩遍,未能領會其要意,我就不談這本書了。後面馬克思還有很多的活動,對共產主義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在談幾本馬克思的著作,1875年,出版的《對德國工人黨綱領的幾點意見 》(後來被稱為《哥達綱領批判》),被認為是馬克思表露一個共產主義者的立場的重要的綱領性文件,直到今日依然可以作為共產主義者行動綱領的重要參考。而這篇《批判》中對拉薩爾派無原則妥協導致的綱領性錯誤的問題進行了批判,還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也為恩格斯的《反杜林論》撰寫了一些內容,其實就一章,當然這本書在邏輯上還是有諸多缺陷,歐根·杜林認為物質和意識統一於存在。怎麼認識這種思想就很有意思,反正這裡就和教科書的思想產生了一種不正產的對接,彷彿曲解了。恩格斯最有名的代表作應該是《家庭、國家和私有制的起源》,讀過之後的確發現寫的不錯,整本書應該是站在摩爾根的《古代社會》的肩膀上的著作,以歷史文化階段來劃分,人類社會經歷了矇昧時代,野蠻時代,以這樣的脈絡來對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進行闡述,後來這本書奉為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書籍,我不知道是不是,不過對於社會發展,在當時社會來說,的確非常精彩。

1883年,3月14日 馬克思在倫敦逝世,3月17日 馬克思的葬儀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舉行,恩格斯發表墓前講話,馬克思的墓誌銘是:歷史上的哲學家總是千方百計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解釋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於改造世界。

今年的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我想說的是要想了解馬克思,就必須回到馬克思的著作中才能發現馬克思的偉大思想,才會發現馬克思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著自己的掙扎、痛苦和奮鬥的過程。我們才會發現,什麼是真實的馬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