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教你懂得說話的藝術,多聽少說才是王道

鬼谷子教你懂得說話的藝術,多聽少說才是王道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能說會道、口才出眾的人往往被認為情商高,與身邊的人關係也相對融洽。但也有不少人口無遮攔,反而弄巧成拙,得罪了不少人。

有人說,人用兩年學會說話,用一輩子學會閉嘴。能說會道是本事,懂得閉嘴是智慧。真正的聰明人,應該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說話,什麼時候保持沉默。

鬼谷子教你懂得說話的藝術,多聽少說才是王道

自古以來,言官是一門風險性很強的工作,進諫非常講究時機和技巧。許多人不懂其中的門道,盲目的直言進諫,雖贏得忠臣的虛名,但一不小心觸怒龍顏,就把小命給弄丟了。

鬼谷子教你懂得說話的藝術,多聽少說才是王道

今天我們要分享縱橫家的四個說話方法,

鬼谷子說過:審定有無,與其虛實,隨其嗜慾以見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意思是告訴我們說話之前必須要學會揣摩、觀察。今天我們來說說鬼谷子教我們的說話之道,

第一招,審定法:認真調查對方的實際情況,加以揣摩。

第二招,察欲法:順著別人的嗜好去觀察對方的思想。

第三招,不言法:不要急著說話,先學會沉默,讓對方先說,適當的反駁,藉機觀察對方的意圖。

第四招,開閉法:掌握主動權,如選擇開口說話是因為能瞭解對方的事情進行遊說,閉口不言,沉默不語是為了辨別對方的誠意。

所以,會說話的人其實並不會多說話,而是會把話說的恰到好處。不知道說什麼不說話,不知道怎麼說話不說話,不知道如何說的合理不說話,不知道對方想什麼不說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鬼谷子說話之道。

可見,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懂得什麼時候應該說話,什麼時候應該沉默,才是有大智慧的聰明人,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