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2018年3月30日,雅昌艺术网推出:【雅昌圆桌】北京画廊聚·变,你准备好了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视频

导言:2018年第二届画廊北京于3月23日到30日举办。雅昌艺术网在3月30日公众日结束这一天推出了一场【雅昌圆桌】,对本届画廊周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798艺术区创始人王彦伶从多方数据对本届画廊周北京进行了全面解读;参展机构代表,杨画廊创始人杨洋;非营利机构代表,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藏家代表,汪海涛也针对此次画廊周北京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及意见。画廊周北京各家机构的展览还在继续,等待你给出最真实的评判: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雅昌圆桌】对谈嘉宾合影:左起: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收藏家汪海涛,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798艺术区创始人王彦伶,杨画廊创始人杨洋

“在2017年的实验性基础上,今年算是正式迈开了脚步打造画廊周北京这个项目。这一届和上一届还是有很大的变化。”王彦伶首先指出。

接下来他谈到了多方数据对本届画廊周北京进行总结:“第一是国际上重要艺术人士的关注与参与。比如这次开幕晚宴,总共邀请了360位嘉宾,其中有155位国际嘉宾,占了整体嘉宾量的40%,包括非常重要的美术馆的馆长,比如蓬皮杜的馆长,LACMA馆长及策展人等十多位,还有许多重要的国际收藏家如乌里·希克夫妇等。

第二是展览品质本身比头一届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在整个画廊周期间收到了很多肯定的反馈意见。

第三是我们这次接待了非常多的团体陆续来参观画廊周的展览。我本人每天都在带领各种团去画廊看展览。这其中包括:奥运的一个代表团,官员组建的代表团,人大EMBA的收藏协会,中欧商学院的教师代表团等上十个大的团。

第四是非常多的圈外大众媒体及国外媒体关注本次画廊周,原来一般是专业媒体关注的比较多,但这次有特别多的大众媒体参与到活动报道中来。国外的媒体包括Frieze、Artsy、Artforum等代表也都前来参与活动报道。

第五是访问量有明显增加。在23日至30期间,通过我们安装在798艺术区与草场地艺术区画廊及机构门口的红外线计数器统计,总来访人数超过了10万人,其中,艺·凯旋画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等机构访问人数超过了10000;偏锋新艺术空间、杨画廊、博而励画廊等798艺术区的机构访问量也达到了5000左右;草场地艺术区香格纳画廊、空白空间等也都迎来了上千人的观众。

第六是在公众日期间,还有许多行业内重要嘉宾,以及跨界人士前来观展。包括:收藏家刘钢、程守太、唐矩等,批评家、策展人侯瀚如、马荣元、皮力等,以及王小帅、陶虹、杨采钰等演艺界名人前来。

另外,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平台去统计销售,但是比较困难,因为这和博览会不一样,无法正面、有效地去做统计,有些画廊也不愿意公开这些数据。但就我个人带了这么多团,这次画廊周这些团定下来的作品肯定是超过一千万了。这个数字比去年也是有很大进步的。整体上我也知道有一些画廊的作品在开幕前就全部销售了,也有一些大的画廊卖了80%。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常青画廊卡斯腾 · 霍勒个展“方法论”展览现场

在服务上,我们花了很多的心思。两天的VIP导览,从798到草场地艺术区设置的摆渡车,我们的拍卖大厅也第一次用来接待,另外,每个画廊自己也有休息区,可以喝茶、咖啡等。在细节上,我们努力做到更好。

因此,我认为画廊周虽然现在还很小,但未来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是很有前景的。”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萨拉 · 莫里斯 / Sarah Morris《北京》,Beijing,2008 35 毫米胶片高清影像35mm HD video 84'47" 图片由UCCA提供

对于本届画廊周北京项目,藏家汪海涛谈到:“在全球当代艺术城市中,北京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国外一个权威机构,每年会评出当代艺术城市TOP5,除了纽约、伦敦、柏林、洛杉矶、之外,北京连续几年稳坐第五。之所以可以进入前五,有几组数据不容忽视:第一是艺术家群落;第二是艺术圈从业人员总数;第三是艺术机构和画廊数量;第四是艺术区的规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当代艺术这个生态圈里北京的重要性。

但是换一个角度,北京有电影节、音乐节、戏剧节等等,却一直没有一个艺术节。对我们藏家,艺术圈从业者来说,北京如果要做一个艺术周的形态,它更应该是像一个艺术的庆典。仅仅用物化的标准去评判,比如看交易量那个意义还小了。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首次中国个展“无辜”。图片由木木美术馆提供

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画廊周北京可以变得更加开放,因为大家需要一个这样的节日,赋予生活一种仪式感的东西。除了画廊、机构的参与,还可以把生态圈的其他层面都辐射到。这样的影响会大很多。

尤其是我一直觉得当代艺术的启蒙教育严重的缺失。比如我平常和一些做企业的朋友一起谈论当代艺术,大家经常觉得看不懂,这句话让你觉得很无奈。所以画廊周北京如果升级为一个大的节日庆典,能够动员社会各个层面,把大家都发动起来才有意义。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愿景。”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博而励画廊“柏林五人展”展览现场。图片由博而励画廊提供

针对本次画廊周北京的服务,作为非营利机构代表,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谈到许多细节问题:“我每次来798都有点打怵,因为从停车到画廊的布局,其实来一次很辛苦。许多机构还有门票,也是一个障碍。包括草场地艺术区离798有一定的距离,交通比较不方便,开车也不是,打车也不是,走路也不是。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这次在各个机构之间设置的摆渡车这一个配套服务,是我对画廊周北京最大的一个印象,通过这个接待,得到一个完整的导览。

作为一个第三方的平台,可以去提供许多画廊平常可能没有精力去做的公众服务,比如展览信息的整合、讲解、导览,包括有些机构收门票,可以由平台提供一个城市当代艺术展览的通票服务等。无论是藏家,还是普通的观众,来参观的时候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因为很多人不可能一开始就成为藏家,如果有购买能力,他愿不愿意?这是对观众一个尊重的问题。只有观众得到尊重了,才愿意进入这个门槛。仅靠单家画廊的力量太小了,画廊周的平台可以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制性造别”展览现场。图片由泰康空间提供

这次给我很大的一个感觉是画廊、机构的团结。我至少接到了三家以上机构的邀请,说明大家都把这件事情当自己的事儿。看到不同的画廊展示的不同的作品,我感觉就像一个节日,我会记下来每一年3月底在北京有这样的一个行程,希望能留一周在北京观看这些展览。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画廊周北京和巴塞尔这样的博览会不一样地方。一方面,在画廊周渴望看到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希望看到一些海外重量级艺术家的展览。这样既满足海外的馆长来看到本土艺术家的需求,也给国内的观众带来许多新的面孔,是艺术教育的一个过程。北京艺术家这个群体是非常大的,为画廊周这个平台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张玥:山鹰之歌”展览现场。图片由杨画廊提供

作为参展画廊的代表,杨洋谈到:“画廊周目前将一级市场团结起来做一些事情,包括非营利机构、美术馆,画廊。其中美术馆对于公众教育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画廊在整个一级市场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个是做好的展览,还有一个是对藏家慢慢的培养。比如这次画廊周期间做了一个藏家增量的组团观展活动,很多人过来看了然后买了作品,慢慢地过两年可能有一些看得懂了,之后会真的开始参与和收藏。

在服务这一块,我个人感受特别强,因为我也邀请了很多的朋友,园区里的摆渡车让他们觉得看展很方便。另外,画廊周提供的帮助是筛选了最好的画廊、机构,让大家短时间可以看到和认识到这些。这次各个机构的导览也下了很多功夫,有画廊老板、艺术家、策展人的导览,对认识艺术品可以很直接地进入。”

此次杨画廊在画廊周北京期间推出的展览:张玥个展“山鹰之歌”获得最佳展览奖,一方面是机构对于画廊周这个平台的重视与期待,另一方面,也是借助画廊周的平台帮助机构进行推广。杨洋表示:“获得最佳展览奖当时很意外。这次展览前后准备了差不多一年多时间,希望通过画廊周这样的平台,对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进行一个系统的介绍,让更多的人看到张玥的作品和展览。这次确实收到了不错的反馈,很多美术馆馆长对这个项目都特别感兴趣。对策展人崔灿灿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现在也有一些销售在谈,都是美术馆收藏,对艺术家的推广效果是比较好的。”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刘港顺“午夜出版社”展览现场

对于未来的期许,王彦伶谈到:“第一,画廊周这个项目,从影响力来说,一定要完全做成全球瞩目的艺术盛事,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前景。

第二,我们一定要与众不同。比如我们看到同类的有柏林画廊周项目,也看到巴塞尔博览会的模式,以及纯学术的双年展、文献展模式。画廊周模式有几点不同之处: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朱金石个展《时间的船》现场

一是我们最基本的定位:在同一个时期内,向全世界呈现最好的国际语境中的先锋艺术,这可以带来全球专业人群的聚集效应;

二是全球化市场会重构艺术品的市场体系,画廊周北京可以作为去香港的桥头堡,是因为北京从创作端到市场端都非常重要。因此中国整个当代艺术体系一定会在全球格局下有一个重构,重构就是市场的机会。

三是从我们自身发展存在机遇: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人均GDP去年已经超过了8000美金,一定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更多的财富人群,中产阶级要消费,更多的企业要开始配置艺术品,参与艺术品收藏当做生活方式之一。这样的背景使得这个项目有了一个土壤,有了一个空间,有了一种非常容易做的新的增量。”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佩斯北京萧昱个展“易位”展览现场

落实在今后具体的实施过程,王彦伶继续谈到:“今年我们本来想做一个藏家展,但时间问题取消了。之后可能还会从这个维度,对于藏家,甚至藏家体系有一个很好的梳理。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置换空间,将798额外的一些新空间在画廊周期间将上海、广州最好的画廊引进十家左右,把画廊周的项目做的更足、更全,可以代表整个中国艺术系统的面貌。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艺·凯旋画廊许宏翔个展“黑夜未至”展览开幕式

作为一个平台,我们不能是一个很松散的结构,要做的更有活力、张力,做成一个与画廊共生的系统。比如现在到大的公司去做资讯,做艺术品配置的这种讲座,可以通过画廊周这个平台和画廊建立一个有机关系,成为一种推广的平台。包括在画廊周的公众号整合画廊展览的资讯进行推广等,这次的尝试可以看到它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在考虑未来画廊周要不要走出北京?至少我看好深圳,作为一个新科技产业聚集的地方,通常会成为新的艺术最重要的发展策源地。

当然,无论有多么大的畅想,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好。这一切都要回到非常具体的细节、服务上,明年我们的服务要做的更踏实,投入大量的活动资源匹配。让大家看到一届比一届更好的画廊周。”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长针空间刘韡《幻影》个展现场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邵帆个展“近作”展览现场,图片由麦勒画廊北京提供

雅昌专稿|2018画廊周北京收效如何?更多数据与真实反馈为你解答

艺廊国际史金淞个展“说吧,灰色”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