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水深水浅并非走过才知道

涉水过路总是在必经之路,不得不过,高考志愿填报就是这样一条涉水必经路。

志愿填报水深水浅并非走过才知道

对于多数家长来说,这条必经路还是头一次,水深水浅并非走过才能知道,前车之鉴后车之辙,只要你平时留心观察,鉴突然低了,说明前面一定是个坑。

志愿填报的“坑”多数来自于对规则的漠视!我用几个典型的案例来阐述一下看得见的“坑”。(由于涉嫌抹黑曝光高校,因此不得不隐去高校名称,请不要对号入座,我只是在说明一个规则)

志愿填报“坑”之一;高分上低校

院校的合并惹的祸:在过去的20年间,很多院校为了申请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的资格和财政支持,进行了大量的合并和重组。目前我国大部分985工程院校都有合并的院校,而被合并的院校大部分则是二本院校,导致很多学生用600多分的成绩,稀里糊涂上了原本是二本的院校。(由于避不开院校名字,大家自己留意即可,举不胜举)

此类“坑”的同类项还有院校的更名、分校和校区等。

专业级差也能达到上述“坑”的效果。

所谓专业级差方式,就是在院校已经提档后,开始分配专业时,这种方式下所有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如果你的第一志愿专业已经满额,则将你的考分减去预先设置的相应级差,在第二志愿专业中重新排队。【将一专业志愿的和二专业志愿( 一专业落选者) 达到分数级差者同时排序录取】。比如你以625分被A院校提档,恰巧该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就是专业级差方式,级差为3分,你所报的第一专业为通信工程专业但被高分的孩子挤掉,因此计算机开始按照622分和其他所填报第一专业的孩子们(或者和你类似的同学)一起检索你的第二专业,等待录取。

志愿填报“坑”之二;“服了”为什么还被退档

平行志愿也有风险,最好服从专业调剂,这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劝告,可为什么服了还是被退档了呢?问题可能出在单科分数要求上。比如,某校在本省的提档线是575分,甲同学恰巧打了575且不占优(文科生,语文分数不高),在报考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由于分数不够没有被提档,被第二志愿的此校提档(最后一名,提档线就是孩子的高考成绩),由于所报专业人数均满且甲同学服从调剂,因此被调剂到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但此专业要求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而甲同学英语仅差一分被退档。

实际上有没有解决办法呢?有的,每所院校都有为数不多的预留计划,用于特殊情况(包括这种情况),如果是高分孩子或者,,,院校就会想办法把人留住,但既然退档了,也会有完整的证据链来让本省的招生办哑口无言。因此这类的大学唯一的办法就是平时多留意,报考远离。

此类“坑”的同类项还有,有无外语语种、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要求等。

志愿填报“坑”之三;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

平行志愿通俗的讲,从地位来看你所填报的院校皆属于第一志愿,此谓平行。但考生所填写的个人志愿却在总平行之中不是平等关系,按照你所填写的ABCDE先后顺序逐一检索,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比如说你的分数和你的志愿契合度是W大学,但是你又希望靠运气高报冲一冲去U和X大学,又怕W大学不给力,用分数低一些的Y和Z大学来兜底。但是你填写的顺序却把W放在第一A志愿上,把U和X放在其后的B和C的位置上,那么即使你的运气让你的分数够到了U和X的任何一个院校,你也去不了,因为你的分数去W院校富富有余,已经被提档了,U和X院校检索不到你了。

此类“坑”的同类项还有,是否服从调剂如果填写不服从被退档;身体条件受限被退档等

啰嗦这么多,其实就是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投档规则。读懂规则,你才能在报考中游刃有余,祝你顺利,逢考必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