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入摩作用分歧大,市場觀望氣氛濃

05.16李志林—忠言午評:入摩作用分歧大,市場觀望氣氛濃

5月15日,MSCI宣佈,234只A股將分兩步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每次納入因子均為2.5%。基於總計為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0.78%的權重。

再有11個交易日。A股將會正式入魔。但是,近日,對於入魔後,對A股的作用有多大,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A股入摩,是A股國際化的“成人禮”,正如當年韓國入摩一樣,將引發一輪大牛市。

另一種觀點認為,A股入摩後,將會刮“價值風”,重現去年大盤股、白馬股領漲的局面,重現“二八現象”。

再一種觀點認為,由於A股已是世界第二大市場,靠今年1000億新增資金,並且是以低吸中線持有為主,不會炒作。故改變不了56萬億市值的A股既有的走勢,不會造成A股風格切換。A股仍將按照既有的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的態勢走。入摩的積極作用,可能要在5--10年後,才能明顯見效。

第四種觀點認為,MSCI的234只成分股,入選的標準主要是盤子大,流通性好,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A股最有價值的股票。未選入的,機會不必選入的少,甚至更多。故不可迷信。

第五種觀點認為,A股入摩可起到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加固3000點大底部,並引領內資逐步抬高底部。不會出現當以股上漲、多數股下跌的情況,而是價值股和成長股的價值中樞輪番上移的格局。但今年A顧得政策取向,更傾斜於新經濟高成長股。

多種觀點並存,反映了當下A股投資者越來越理性,不會輕易衝動,聞風就是雨。

反映在盤面,無論是偏向於買大盤股、白馬股的投資者,還是偏向於買成長股的投資者,觀望情緒都很濃重,出手都非常謹慎。再加上從3041點已經漲了150點,臨近3200點整數關,市場走勢更是猶豫不決,反覆震盪,成交量萎縮到4000億以下。

在昨下午縮量拉尾市之後,隔夜美股大跌,今大盤低開12點,3180點,探低3172點,隨後回升,最高3186點,午盤收3183點。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均微跌0.28%、0.05%、0.18%,中小板微漲0.07%。個股漲跌比:484:796,706:1197。23股漲停,3股跌停。成交量2270億。

選股方面,雖然MSCI成分股中,權重藍籌固然佔有相當比例,但隨著全球市場中價值、成長界限的日益模糊,以往那種外資只買價值股的認識並不正確,外資可能不會被動地給價格已然不低的部分價值股“抬轎子”,更可能的是去主動發掘並長期持有一些具有高成長屬性的個股。從全球市場來看,穩健藍籌和高成長性並非截然對立,一些大市值的藍籌股票也具有很強的成長性,如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谷歌等。投資的關鍵是對行業發展、公司業務的成長性進行深入分析,海外資金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相對更高。

考慮到A股市場板塊的估值、盈利以及政策方向(公眾號:李志林),後市A股在將進一步趨於均衡。相較而言,成長板塊更具備中長期的投資機會,一方面成長板塊的估值相對優勢明顯,另一方面宏觀政策聚焦經濟轉型,新興產業政策在加碼落地。而成長板塊中以下主線最受看好,即先進製造、消費升級以及現代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雲計算、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

大盤站穩五週均線、進入多頭市場已8天。不指望大盤過早去衝3200點,在3180--3150點一線多盤整,6月初外資進入的積極性將更高。

李志林:入摩作用分歧大,市場觀望氣氛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