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黄陵:黄陵好生态 杜鹃飞入百姓家

“这鸟可稀奇了,长得和一般的鸟不一样,可能是个幼鸟,有点像猫头鹰,但又不是……”黄陵县桥山街道办南孟塬村村民王晓辉指着自己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向记者肯定地说道。

延安黄陵:黄陵好生态 杜鹃飞入百姓家

这只鸟的照片是他6月25日拍摄的,当时王晓辉的母亲正在家中的院子里晒麦子,忽然听到自家放农具的房子里传来奇怪的叫声,她忙喊王晓辉过去看看,就发现房梁上趴着一只从没见过的幼鸟。平时爱看新闻的王晓辉知道不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森林公安。

延安黄陵:黄陵好生态 杜鹃飞入百姓家

经过林业站技术人员鉴定后,确定这只幼鸟名为东方中杜鹃,又称灰色杜鹃,是一种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林业站的技术员们给这只小鸟做了全面的检查,发现这只幼鸟并未受伤,只是由于翅膀未发育完全,飞行能力差,才落入家户中久久不能离去。

延安黄陵:黄陵好生态 杜鹃飞入百姓家

“ 这只幼鸟体型中等,喙较短,羽色偏灰,鉴定它是一只杜鹃,这种鸟在咱们延安南部林区比较常见,属于“三有”动物,它们吃松毛虫等害虫,是一种益鸟。”县林业站副站长杨永浩告诉记者。

延安黄陵:黄陵好生态 杜鹃飞入百姓家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来黄陵做客的野生迁徙鸟类越来越多,自去年开始,黄陵县沮河肖川段的河里就出现了很难见到的黑鹳、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最多的一群达到了10只,给黄陵生态环境增添了一道新景观,黄陵逐渐成为了许多野生迁徙鸟类的生活栖息地。据县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与近年来黄陵森林覆盖率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

延安黄陵:黄陵好生态 杜鹃飞入百姓家

自1999年秋以来,国家先后在黄陵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四期”等林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0余万亩,全县林地面积突破26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64%提高到现在的75.5%。森林的有效保护和造林面积的扩大,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一些稀有的野生珍禽又重新出现,其种类由原来的不足百种,增加到现在的110多种,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