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平阳游记(三)

从平阳红色旅游区回去的路上,听到同伴说了一句:晚上去吃农家小院

哦,好吧,小院就小院吧。走了一下午的路,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一下车,哇塞,好……大的小院啊!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这个小院从外面看,不像饭店,倒像一个景点。推门见山,身披云霞。

所有的包间都在两侧,大厅里没有一张桌子,忍着饿,进到大厅里看了一眼……

哇,这厅里居然藏着很多宝贝。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靠墙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店主收藏的各种石头;

吧台杂乱,不过,上面的摆件在告诉人们,老板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酒是装在坛子里,蔬菜是装进盆子里;还有两顶轿子,很是新鲜;

雕梁画栋、水榭绿掩,醉于意境、忘了吃饭。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饭就是农家菜,味道很家常,吃得很过瘾,分量超级大,价格又便宜。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吃完了一出门,天光挽落日,紫霞扑漫天……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当晚入住南雁饭店。饭店就在景区里面。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记得那天,天色稍暗,我们的车从平阳雁荡村开过,昏昏欲睡间,无意望了一眼车窗外,顿时一身冷汗。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远处连绵的青山百里长,却似,一人形俯卧天地之间。只见那人,夹肩抱头、腰身凸翘有致。

一时惊住,恍惚似入灵性之境。

遂问身边的当地人:我滴妈呀那是个啥?

答曰:此处绝胜名迹甚多,往来日伴,见怪不怪……

第二天早上寻昨夜方向望去,再也未能觅得那人,只知这山,叫雁荡山。

但这山,是少不得一逛了。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也就在第二天一早,迫不及待开始这段“绿色旅游”,南雁荡山。

开始之前,要秀一张当天的早饭。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早饭中,有一道平阳著名的小吃:炒粉干。

虽然是炒的,且材料也大都只是鸡蛋、圆白菜和米粉干这种简单又普通的东西,但它做起来却是一点也不普通,更不简单。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这个粉干做的时候,是没有用水泡开的,直接下锅用油炒,炒到半熟,再放入其他材料。吃起来却不油腻,软软的还带点嚼劲。

粉干炒好后,不糊、不坨,根根分明,口感像面,却又带着点粉丝的味道,在温州,这道美食是当地人民的早餐、主食,还是夜宵。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其实炒粉干是整个温州地区著名的小吃,在温州的小吃街上,几乎每家每户都能吃到这种食物,而其中平阳的炒粉干,是最好吃的。

出门前,拍了几张南雁饭店的照片,前一夜没有留意,这酒店内竟有一条长廊,艳阳下廊院爬满绿色,江南姿色,甚是写意。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平阳游记(四)

平阳的南雁荡山,是和温州乐清的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同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69.27平方公里,一个景区,分为五大景点。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南雁荡山的发现是早于北雁荡山的,有多早呢?1200多年前,温州人上山砍柴,就误入了一个桃花源式的好去处,这里,就是南雁荡山。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但是由于多年以来,此地交通不便利,养在深闺无人识,一直保持原生态,南雁荡山一直未曾大规模开发旅游,至今仍保持原汁原味原生态,名气也亚于北雁荡山。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其实我们发现,很多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并不会深入地去追寻它的地理和历史,也许只是偶然看到一张美图,或一句古诗,甚至一句歌词,就奔着去了。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去之前,也仅仅知道雁荡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一处美景,因南飞大雁栖于此而得名。此山壮美阔气,分为东雁荡、西雁荡、北雁荡、南雁荡,以及中雁荡等多个部分。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平阳境内的南雁荡山,地势起伏较缓,蓝天如洗、碧水似璃、绿木若染。

通往南雁荡山的路要么空中索道,要么水上竹筏,我们选择上山漂流进,下山索道回。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最初担心竹筏不稳,怕水打湿衣裳,却没想到一路平稳像平地一样,游致浅滩,师傅会下水将竹筏稳稳拉过去。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坐在这蓝天碧水之间,白云悠悠,很是惬意,忘了是在水上漂,意犹未尽就已到岸了。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站在岸上望向对面,可见一洞,远远依稀可辨出是“石天窗”,形状像窗子,又像是象鼻子勾下来,和桂林的象鼻景致神似,所以此处也也称为象鼻岩。

“开天窗、说凉话”,人在画中悠。

古人云:北雁好峰、南雁好洞。北雁南雁,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南雁荡山的景致,都是镶嵌在洞穴中的。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山下有民居,民风带有原始的乡野之感,拾级上山,一阵阵清凉的风扑面而来。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两条裂缝,将一整块大石头分成了三个部分,形成一个似“磊”又似“品”的字形,所以这条路也就被叫做光明磊落、品德高尚之路了。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东南屏障,像一只雄鹰盘踞山峰之上。跨过这道屏障,才算真正进入南雁荡山。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玉屏风,因为从远处看,它就像一只精雕细琢的屏风一样。这是古建筑园林专家在30年前来考察时取的名字。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东南屏障又叫“福门”,因为它的形状又像一个倒挂的蝙蝠,寓意“福到”,也的确神奇,走在这里,脚下一上劲儿,忧愁烦恼全都忘了。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这两块石头,高的一块,像蟒蛇的头部,低的那一块,就像一只仰头的小乌龟,这一景称为“龟蛇会”。不过比这景色更神奇的是,当我绕到另一侧看到蟒蛇的头部,换了个角度又变成了一只青蛙和一只花瓶,组成了一个新的景致“金蝉望花”。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金蝉望花之处,是整个南雁荡山唯一可以看到山水融合之大景的地方,观音洞在对面遥遥相望。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南雁荡山的山体由一片悬崖和峭壁夹持而成,中间刚好天然一条路,可以通往至高点。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至高点是镶嵌在山洞中的著名建筑——仙姑洞。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走到石阶转角处,一抬头,又是一只乌龟,盘踞山上。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据说在对面还有一只墨鱼,这个景致叫做“乌龟对墨鱼”,可是我没有看出哪个是墨鱼(尴尬)。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仙姑洞。这真的是个山洞,纯天然形成,处于地势险峻的山体上,背面就是绝壁。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洞很深,却又有亮光通明,洞内常年有山上的水不时渗出。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这里,流传着一个女子为抗击日寇而投崖自尽的悲情又令人感动的故事。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下山的时候终于有了小卖部,吃块西瓜歇歇脚,我们继续赶路。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东洞开发于唐代末期,深100多米,凉爽深幽。这洞虽然深,两边的璧却是十分玲珑多姿,据说北宋时候有隐士隐居在这里。

上了台阶,就是会文书院。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会文书院是永嘉学派的陈经正和陈经邦两兄弟读书的地方,也是以文会友的地方,更是浙南重要的学术之地,被称为“平阳传统文化的缩影”。南宋大家朱熹也慕名而来过,将孔子学说在此发扬光大。

元代的时候,会文书院一时没落,至清朝又重新修建。

出了会文书院,上了两段台阶,这里可见一处经典的三座山峰组合景致。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最右边的峰,如人形朝拜对面的仙姑洞,中间的峰形如蜡烛,最左边的峰坚如龙角,合称:华龙崖。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南雁荡山游完大约用了三个小时,山中清幽凉爽,景致远远近近一层套着一层。那石头更是一奇,同样一块,换一个方位看起来,所呈现的形态全然不同。

坐上简单轻便的索道车,眼底收着的,是原汁原味的迷人景色。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对了,前面的南雁荡山,在去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因为中午太阳一烤,就再也没有兴致观景了。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我们从南雁荡山下山后,刚好是中午,一行人开车前往附近的开心农场,吃午饭。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到了开心农场,所有人顿时没有了吃饭的欲望,好漂亮的院子!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站在农场的院子里,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坳,山坳中的农居、林木、河流、土邱自成一片风景,极目远眺,竟没有尽头。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在外面流连了一会儿,才进到大堂。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大堂就像一处热带雨林,四处度是绿植、花草。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又是咔咔一顿拍照,才舍得进屋吃饭。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1200年前温州人砍柴发现这座山至今无路进入 只能水路或空中索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