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果卖不掉,北方水果价还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怪象?

估计有不少人一句发现,今年关于南方水果滞销的新闻特别多,不管是广东的菠萝还是广西的荔枝,都遭遇了这样的问题。而在北方地区,一些热带、亚热带水果的价格依旧是高居不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还有人疑问称,现在电商物流那么发达,为什么不能够通过快递把这些水果运送到北方的消费者手中呢?这样不就一举多得了呢?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钟情三农以为,出现第一种情况还是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水果种植结构失调,导致低端水果的供给过剩,同时中高端的水果供应又稍显不足。

至于说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大家还是想的太简单了,你们不知道电商小件运输水果成本太高,远不如大规模货运来的划算,成本比水果市场要高。

但是如何能够彻底解决水果滞销的问题呢?下面笔者也会结合我的实际经历来说一说个人看法。

滞销水果销售,运输是个大问题。

设想一下,在原产地一斤荔枝不过几毛钱,但是一斤运费却有几块钱,这样算下来太得不偿失,对于电商平台没有利润,自然就没人愿意去做了,即便是有人去做了,最后的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了。

南方水果卖不掉,北方水果价还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怪象?

至于你说的为什么不把它通过电商卖到全国,运费不要钱么?运输期间没有损耗么?小件的水果运输你知道成本有多么的高昂么?运费可是比水果原本的价值都要高,这样算下来的话,购买这些水果的价格比楼下水果店卖的还要贵,你还会买么?你还会说为什么不用电商销往全国么?

南方水果卖不掉,北方水果价还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怪象?

奉劝大家一句,想要在千里之外也能以低廉的价格品尝到优质的水果,可能性很低!

解决水果滞销,改善种植结构是关键。

水果这个东西不像是粮食,它不是生活必需品,没有必须要保证每年足够的供给,所以它的产量是波动很大的,但是对人们的整体生活影响不大。

但是,笔者可以用粮食种植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为依旧在种植水果的果农们提供一些经验,那就是要想粮食的种植结构调整一样,对自家种植的水果进行品种的优化升级。

比如说今年南方地区的部分荔枝滞销,可是据我了解,滞销的只是一些妃子笑等传统的荔枝品种,这些品种只能算是低端供给,而且市场严重过剩,不仅广西产,广东也产,海南也有产,这么多荔枝同时上市,不造成市场的挤压才怪呢。

南方水果卖不掉,北方水果价还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怪象?

反观一些糯味和桂味的中高端荔枝品种,却在市场上卖的风生水起,而且价格不便宜还供不应求,在笔者所在的郑州市,普通的荔枝不到三块钱一斤,而糯味和桂味的高品质荔枝可以卖到十块钱以上,这就是差距。

希望大家今后在种植水果的时候不再仅追求量,还要注重质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