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媽媽並不苛求你們完美,只希望你們勇敢做自己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出版於1868年的《小婦人》是歐美兒童文學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在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這部作品出版之前,歐美兒童文學領域裡還未出現過針對女孩成長類的家庭小說。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小婦人》一經出版便獲得了北美許多讀者的熱烈反響,這本以作者童年為原型創作出來的《小婦人》幾乎成為近百年來美國女孩的必讀文學經典。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受奧爾科特的作品影響,此後歐美女性兒童文學作家相繼延伸了女孩獨立成長這一題材,創作出了《大草原上的小屋》《綠山牆的安妮》和《小公主》等兒童文學佳作。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作為開創了女性獨立成長類兒童文學先河的代表,奧爾科特敏銳地捕捉到青少年期女孩所特有的情緒和成長所帶來的困惑。在《小婦人》中,奧爾科特用樸實細膩的敘事和自然俏皮的對話使梅格、喬、貝思和艾米這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形象躍然紙上。

其中,奧爾科特所塑造的“假小子”喬·馬奇這個人物更是被許多歐美優秀女性代表視為童年的榜樣。馬奇一家四姐妹和母親,還有鄰居之間真實有趣的日常互動成為15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心目中難忘且美好的童年回憶。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小婦人》

“ 一本獻給女孩的書 ”

超越時代的溫情家庭讀物

《小婦人》講述了美國內戰前後住在康科德郊外小鎮上的馬奇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馬奇家的這四個女孩就像現實生活中普通家庭裡的姐妹一樣,時而嬌憨可人,時而倔強固執。姐妹間有時也會互相起爭執,急著想糾正彼此身上的毛病,有時甚至會打得不可開交,但事後她們又總能和好如初,彼此體諒,相互陪伴。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在這個家裡,四個女孩無拘無束地發揮著想象力,一起自編自演聖誕節家庭兒童劇,模仿狄更斯小說中的情節以男性化的筆名寫稿辦報紙,種花泛舟滑冰登山,熱切談論著對未來的展望。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在通往成熟的人生歷程中,馬奇家的四個小女孩難免會因為性格上的缺陷以及社會世俗上的一些誘惑干擾而出現認知以及價值取向的偏差。所幸在母親的一步步引導下她們得以從每一次心態失衡所引發的失落和焦慮中坦然走出,自我反省並振作精神繼續前行。作為全家的頂樑柱,馬奇太太耐心地陪伴著這四個率性純真的女孩兒們在自我價值的探索和不斷的試錯中尋找各自幸福的意義。雖然身處動盪不安的戰亂年代,又逢家道中落,但馬奇一家始終緊緊凝聚在一起,過著瑣碎平凡卻充滿愛和希望的日子。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馬奇太太的育兒觀念

默默鼓勵著這四個女孩追求自己夢想的母親馬奇太太無疑是《小婦人》這本家庭小說的亮點之一。

在19世紀中期的西方社會,女性被界定為只能在家庭領域活動的男性附屬品,因此對於經濟和精神上無法獨立的女性來說,婚姻是唯一可以改變她們社會階級和人生命運的途徑。在男權社會中,中產階級的女性沒有作為社會公民出門工作以及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只有教育孩子遵守傳統道德觀念以及社會禮儀的義務。不僅如此,大多數的女性被剝奪了與男性平等的話語權,在家中處於單身時聽從父親的安排,嫁人後依從丈夫的吩咐這樣一個被動的位置。

令人意外的是在《小婦人》中馬奇四姐妹的母親竟向我們展現出了與那個時代社會所定義的傳統女性角色大為不同的思想和育兒觀念。

一、塑造獨立人格,鼓勵個性發展

馬奇太太所提倡的家庭養育理念的出發點在於她將四個女兒看作獨立的個體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認真傾聽女兒們的想法和困惑,時刻有意識地激發四個女兒超越當時性別桎梏的自主性。除了培養四個女兒的閱讀習慣以外,馬奇太太還鼓勵孩子們和她一起分擔家務,走出家門去感知自然,去體悟人間疾苦,去幫助他人,去結識同齡的朋友,去追求自己的喜好,去獨自解決人際矛盾。在馬奇一家中,對於四姐妹的個人發展沒有固有的性別限制,馬奇太太儘可能地給四個小女孩一個寬鬆自由且安靜的個人發展空間。梅格小小年紀就到鎮上的上流家庭裡幫人照看孩子;喬每天去梅園看護叔婆,晚上在閣樓醉心於文學創作,用稿費供給家用;貝思待在家裡打掃房間,彈彈鋼琴;立志當畫家的老么艾米成天忘情地嘗試了各種藝術繪畫手法。

在那個只有男性才被允許出版小說、出展畫作的年代,馬奇太太十分認同女兒們能像男人一樣去專注地探索、挖掘自己的特長,爭取自己想要的人生。在馬奇太太看來,一個想要受到尊敬的人必須通過不斷奮鬥來提升自我,實現個人價值。

二、堅持理性溝通,教育孩子自愛自律

除此以外,馬奇太太還不斷通過講有趣的人生哲理故事和動員孩子們參加日常家庭小試驗等方式教育她的四個女兒學會自愛和自律。南北戰爭爆發後馬奇太太的丈夫離家奔赴戰場做隨軍牧師,她一人承受養育四個女兒和外出工作貼補家用的重擔。面對孩子們因為攀比心而出現的情緒波動,馬奇太太為現實生活中的工薪家庭的寶媽們做出了十分可貴的示範。作為一個在婚姻家庭中獨當一面的媽媽,馬奇太太在孩子們面前表現出了難得的自制力和自我調節能力。她明白短時間內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改變家境的,所以與其和孩子一起焦慮到情緒失控,或者抱怨指責孩子不懂事,不如放下架子和孩子坦誠自己的難處,用平等的對話賦予孩子主動權,最後與孩子商量如何一起改善家庭的困境。

在這樣的理性對話中,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了尊重,還會萌生出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上進心。

馬奇太太是位智慧開明、自立自強的獨立女性。在梅格、喬、貝思還有艾米的眼裡,媽媽是令人心安的庇護所、溫和的精神導師和德行的榜樣。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奧爾科特在自己的日記裡提到她所創作出來的這一系列兒童文學讀物是專門“為青少年準備的道德食糧”(Moral Pap for the Young)。馬奇太太的言傳身教讓梅格、喬、貝思和艾米在潛移默化中懂得了品德修養的重要性、工作的價值還有行善的意義。相信生活在21世紀的小讀者們在與媽媽一同翻開這本兒童文學經典時,可以從馬奇一家所經歷的種種考驗裡學到他們為人處世的正面態度、高貴的品性和獨立精神。

親子閱讀的範本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圖書信息

《小妇人》|妈妈并不苛求你们完美,只希望你们勇敢做自己

世界文學名著名譯典藏書系 · 《小婦人》

長江文藝出版社

圖源:電影《小婦人》(19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