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女儿还没满月,他去了一次记者都不敢去的地方

汶川地震十周年,举国上下都在纪念这个日子。

东西湖农场主李发兵曾亲身前往震区慰问、做志愿者,但这么多年来,他很少和谁谈起这段经历。直到前两年的一天,女儿放学回到家,提起老师对那场巨大灾难的介绍。

“我当然知道。我当时就在那里,看到很多受伤的人,送了不少救灾物品,电视台不敢去的地方我还帮忙拍了片子。”李发兵告诉女儿。

“爸爸是个普通人,怎么会去呢?抗震救灾都是国家的事情,我不相信。”女儿随口回答。

李发兵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把谈话进行下去。“为什么孩子不相信她的老爸,或者说一个普通人,会和这场灾难联系在一起?”

慰问队

十年前,李发兵在一家餐馆做副总。老乡介绍老乡,店里三分之二的员工都是四川人。

到了2008年5月12日这天,李发兵刚做爸爸18天,正在老家天门的医院里陪床。公司突然打电话来,要他带队去都江堰慰问。原来地震发生后公司人心不稳,急需安抚。于是李发兵也没多想,跟老婆女儿告别后,就提前结束假期回到了武汉。

十年前女儿还没满月,他去了一次记者都不敢去的地方

李发兵女儿满月照

一路上铺天盖地的消息,让李发兵意识到,情况远比想象得糟糕。公司有50名同事家里都受了灾。震后第三天,也就是5月14日,10人慰问小组抵达成都。一路人心惶惶,有4个人不愿再向震区前进,留在成都等消息。李发兵也害怕,但肩负任务没有退路,只好和剩下的5个人硬着头皮继续赶路。

一位本该前往一线采访的电视台记者,甚至把摄像机交给李发兵,让他在里面能拍到什么就拍什么。

十年前女儿还没满月,他去了一次记者都不敢去的地方

李发兵一行在成都郊区买的一辆卡车救灾物资

进都江堰的路上,大家决定每人佩戴一个哨子,有事随时呼叫。但当晚的一次余震,就让他们明白,人害怕的时候,哪里还记得吹哨。

离开成都后的第一晚,李发兵一行住在当地唯一一家墙体没有开裂的招待所里,除了老板和前台,没有一位客人。坐在房间洗手间的马桶上,李发兵尝试用手机跟成都的伙伴取得联系,但一直失败,于是起身。

下一秒,一阵剧烈晃动。洗手间的铜制吊灯直接掉到马桶上,砸得粉碎,那是李发兵一秒前离开的地方。所有人被余震晃到摔倒在地,等缓过神来,大家拼命往外跑。那晚,李发兵人生中第一次想写遗嘱。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从震区活着回来,万一连孩子的满月照都看不到怎么办。

余震过后,他在QQ空间里写下日记:

从来都没有经受过地震场面的我们,有些慌乱,恐惧涌上心头……我们一夜未眠,第二天电视上说六级,并同时播报近期还有6到7级的余震,恐惧感笼罩在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心头。

志愿者

公司受灾员工的家分布在一市、两县、六个镇、十几个村庄上,路都被震坏极难走。白天的气温闷热难耐,看到沿途的残墙断壁、脸上还挂着泪水咬着脏兮兮的奶嘴的孩子,李发兵难受。

慰问队只联系上了几户家属,后面的路实在走不通了。在大邑县和都江堰市交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地震中,大邑县怀元中学十六个班,除了一个班在上体育课幸免遇难外,其余人全部被埋。把物资分发完后,李发兵想去做点什么。

十年前女儿还没满月,他去了一次记者都不敢去的地方

李发兵拍下的断壁残垣

“搭在学校的救灾指挥部,总共也就30来人,看我们想帮忙,说不用捐钱也不用物资,帮忙抬人吧。”近一周的时间,李发兵和5个同事总共在乱石堆里找到20多个孩子,每天都是边哭边吐,什么都吃不下。

李发兵记得一位聋哑母亲,女儿被抬出来时面目模糊,但凭着衣服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于是抱着小小的身体恸哭不止。

他在5月17日的日记里写到:

11时左右,狂风大作,雨下得非常大,住处的广告牌都被风刮倒在街道上,突然,大楼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我立即坐起来,知道又是余震……听到周围建筑物的倒塌声,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我拿几床被子趴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我开始想我的家人,我刚刚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女儿……

普通人

这段经历,带给李发兵的感受十分复杂。他也从不主动跟家人提起。最开始的几年,他常有错觉,感到地在晃,也经常做些奇怪的梦,梦里是无尽的深渊,自己一直往下掉。这些家人并不知道。

从震区回来,李发兵总算赶上了女儿满月,六一儿童节也快到了,于是一家人去拍了满月照。

十年前女儿还没满月,他去了一次记者都不敢去的地方

从震区回来后李发兵发起了募捐

随后,他向了武汉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了一千元钱,希望能送到四川灾区儿童的手上。

再后来,李发兵辞职创业。2015年,他在东西湖辛安渡创办“西小寨”农场。他在农场里设立了“武汉青少年公益实践基地”,这是一个面向青少年实践的免费公益项目。

十年前女儿还没满月,他去了一次记者都不敢去的地方

李发兵和两个孩子的合影

十年间,李发兵从打工仔成了创业家;有了新房子,再也不用带着妻女四处搬家。2017年,儿子出生,女儿多了一个弟弟。妻子则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4月24日,是李发兵女儿的十岁生日,他带女儿拍摄了一组中国风艺术照,觉得这是最好的生日纪念。回想起十年前的心悸,李发兵感慨普通生活和灾难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国家其实都是普通人组成的,国家不能只是一些宏大、空洞的概念。想到这个,李发兵决定翻出当年代表公司接受采访的报纸,拿给女儿看。

女儿很惊讶。

不过她接着说道,“原来我的老爸是个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