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食堂這種自以爲是的詩意,字裡行間如那兇手一般變態

5月11日晚上8點,二更食堂推送了一篇文章《託你們的福,那個殺害空姐的司機,正躺在家數錢》,這一篇從標題就開始蹭熱點的文章,最終肯定是要撲街。但是,沒想到這一篇文章也有可能導致一家大型新媒體公司撲街!

從標題來看,確實已經利用網民的憤怒情緒了,但他們都以為網民失智了嗎?寫下這種句子,你們真是要臉?雖然二更食堂道歉了,但就像不少人提到的,“二更食堂”這種做法無疑是在吃“人血饅頭”,為了流量罔顧一切。作為二更旗下的號,二更的品牌形象可以說是崩塌了,建立一個自媒體品牌很難,但毀掉只要一篇文章就夠了。

二更食堂這種自以為是的詩意,字裡行間如那兇手一般變態

對公眾號運營沒興趣,倒是很想以一個碼字者的角度,談談我對這篇毒文的想法:

其實一直知道:很多網文作家,常愛寫筆下女主角“毀容”的橋段。這時,其實作者反而會產生一種妖異的“自戀”心態,越珍貴的東西,在毀壞破碎時,才更令人惋惜。而隨後在情節中安排:男主憤恨、男二的痛惜、甲乙丙丁的嘆息與扼腕、都通過這次受難,將之前鋪墊女主如何天香國色的反面力推。這時,筆者會自覺很高妙、有爆點。

二更食堂這種自以為是的詩意,字裡行間如那兇手一般變態

接著,再寫寫女主如何淡然處之,反去開解別人,則又完成了花樽向心靈美的過渡。

講這些,其實是想點破一個:“扭曲的自戀”你們結合它的上下文再看看,作者這麼寫的心態,可能有些接近這個自戀。在寫的過程中,或許真還覺得自己寫的受害人很美。是彩雲才易散,是琉璃才易碎呢。但必須碎的漂亮,所以我要細細這麼編寫。

若不這麼解釋,其實正常人很難想通:那些個原以為的曝點(現在的憤怒點)到底是怎麼抓到的?

二更食堂這種自以為是的詩意,字裡行間如那兇手一般變態

這個“點”不是鬧棺,畢竟看這沉醉的口吻,或許人真不覺得自己在鬧棺。而是歌頌彩雲易散的美好生命。這個點,對大部分人來講:可能是【下體】那一段文字。在一件姦殺案裡,以三流古言的筆觸,描寫受害人,確是最觸怒大眾的原因。

二更的道歉聲明中說:【強烈的不適感】但如果要說我作為碼字的最不適的點,或許是:自以為是的詩意。它在以一種蠻美好、蠻詩意筆觸,描寫一件屍骨未寒、剛過去不久、兇犯未獲罪的惡性殺人案,還挺煞有介事,自我陶醉的。

同樣,作為一個碼過幾篇字的人,大號發文都是要審稿的,當初真就沒人覺得不妥嗎?某一種文風適應所有事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