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通關《底特律》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像是在看一部製作精良的美劇。

一週前,遊研社受索尼SIE邀請,成為可以提前體驗到完整版《底特律:成為人類》的國內遊戲媒體之一。相比一個月以前,我們在香港試玩會上的短暫接觸,這一次的體驗更加完整而且全面。

(以下內容並不會劇透,請各位粉絲放心食用。)

整個週末,我大約花了15個小時左右才體驗完第一輪劇情,獎盃完成度62%。如果單從劇情蒐集度來說,完成度不會超過六成。相信這些數字可以讓那些對於這款遊戲體量和豐富程度有所擔心的玩家打消顧慮。

總體來說,對於一款看劇情比“玩遊戲”更重要的互動類作品來說,它的整個故事還是相當豐滿的,有伏筆,有高潮,也有Good/Bad Ending。在一週目通關後,我相信大部分玩家會跟我一樣,會對前面自己做過的某個選擇後悔,而不會覺得自己看了一場情節破碎,摸不著頭腦的三流美劇。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從這個角度來講,《底特律》起碼可以說是拿到了及格分,講好一個故事,又不會因為強行在劇情中插入了許多抉擇而讓每個章節之間看起來支離破碎,也沒有什麼邏輯上的硬傷。製作組要做的,就是給這個已經及格的骨架上加肉,讓它作為一款遊戲更加好玩,也更有代入感。下面我會挑一些玩家們比較關心的地方詳細敘述:

關於劇情

為了避免玩家在遊戲正式解鎖前的四個小時裡被提前劇透,我們能透露的內容並不多。從敘事方式上來講,《底特律》頗有電影《低俗小說》的影子,開篇同時發生在三個人身上的故事,在結尾會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彙集到一個點。至於結局究竟如何,就要看每一個人的選擇了。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根據目前大家已知的劇情,我們操作的三位仿生人會面臨很多抉擇,比如是否覺醒成異常仿生人,如何處理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在面對人類牴觸情緒時採取暴力或者和平的手段去抗爭等等。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他們能否活著走到故事的結局。這也就是說,他們的生命,甚至是說整個仿生人群體的存在與否都交給玩家來判斷。在我實際體驗時,是“不小心”犧牲掉三位主角之一的,你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操作,都有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讓主角喪命。

相比前作《暴雨》是在找出唯一的真兇,《超凡雙生》是在找逃生的方式,《底特律》更像是在提出問題。即使三個主角死了一兩個,你仍舊可以達成結局,而且不會對的思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這也是這次劇情的精妙之處,它可能並不是在追求一個傳統意義上“全員生還就是完美結局”的故事,而更像是一本啟示錄,它會讓玩家在遊玩過程中,思考究竟怎樣才算是“活著”,思考如何看待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

在現實中,雖然類似的抉擇遠沒有遊戲劇情中那樣迫在眉睫,但也逐漸凸顯出來。比如說戰勝李世石和柯潔的Alpha Go,愛賣萌的“人工智障”愛醬,會說髒話的微軟小冰,還有剛剛通過圖靈測試的谷歌AI語音Duplex。《底特律》更像是一張調查問卷,它通過劇情一步步的引導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有趣的是,製作人在《底特律》中內置了一張真的調查問卷,一共有13個關於“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問題,答案不可更改。在完成之後,你可以看到所有玩這款遊戲的人,在不同選項之間的百分比。這份問卷的帶來的思考,已經遠比玩一場遊戲要有分量的多。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關於遊戲系統

關於遊戲中的一些可蒐集的劇情線索,很多都會影響以後章節的選擇。甚至和一些NPC的關係都會解鎖一些特殊選項。遊戲還加入了“社會輿論”好感度,它會根據你的選擇產生變化,進而直接影響最後的結局。這一點很有政治隱喻的味道。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從畫面上來講,《底特律》作為一款PS4遊戲,已經算比較不錯了,但是還沒有達到當年在PS3上玩《暴雨》時的衝擊力。正如之前採訪製作人Fondaumière先生所說,現在的動態捕捉技術雖然已經很成熟了,但是人眼球的動作和眼神是無法模擬的,所以在製作《底特律》時,重要角色的眼睛都是請畫師單獨畫出的,所以遊戲人物的眼神明顯要比其他遊戲更“有神”一些。感興趣的玩家可以著重留意一下。

玩過之前Quantic Dream工作室作品的玩家,非常詬病的一點就是視角轉換。很遺憾,這個問題在《底特律》中同樣存在。遊戲內置了兩個難度,休閒和高手,區別在於休閒模式下,視角只有正反兩種固定視角可以切換,自由度非常小,操作起來反倒更加彆扭。高手模式下則可以自由控制視角旋轉,但是效果仍然不夠讓人滿意,經常會出現人物被擋住,或者找不到互動物品的情況。

《底特律》新加入了故事線的設定,目的是玩家可以看到自己已經蒐集過的故事線索和結局,在多周目時還可以跳過部分已經看過的內容。但實際玩下來,這個系統運作起來,並沒有對多周目的重複感有多少緩解。問題在於:

  • 讀取點太少,每章幾乎只有開頭和中端幾個固定的存檔點可以讀取,所以你仍然會看到一部分重複內容。
  • 多周目時蒐集到的新線索,有一些並不會被即刻存檔,為了存檔,你還是不得不玩完整個章節。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其他

目前《底特律》的獎盃組已經在各大獎盃站可以看到,由於幾乎全部獎盃都涉及到每章的不同結局,所以建議害怕劇透的玩家請避開這些網站,自己先親自體驗一遍劇情。

遊戲中可以收集的要素只有“雜誌”一種,涉及獎盃,不過在遊戲裡並不難找。裡面的內容也比較有趣,涉及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第三次世界大戰,物種滅絕和未來科技。這一套也算得上Quantic Dream的老套路了。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遊戲沒有100%全劇情收集的獎盃

遊戲裡內置了美術庫,玩家可以通過劇情獲得的獎勵點數解鎖額外的劇情動畫,原畫設定,遊戲插曲等。

鑑於前作PS3版《暴雨》至今在MC上的媒體平均仍然有87分之高(GS評分為85,IGN評分9分),這個分數對於一個互動類遊戲來說,已經算很高了。當年這個高分有一部分是加給了它的畫面和獨創性,而對於《底特律》來說,很多方面已經比原作要更加出色,但是受限於題材和受眾人群,想要獲得更高的分數,恐怕也不太現實。

《底特律》提前體驗:用15個小時去看一場“科幻倫理”劇

換句話來講,通關《底特律》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像是在看一部製作精良的美劇,尤其適合安利給那些沒太多時間通關一部考驗操作的大部頭3A遊戲的玩家,或者是平時不太關注遊戲的人。

能做到這一點,這個遊戲就可以算是成功了。更何況這個故事本身更加有深度,沒準兒是在把我們的未來提前預演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