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管理處全力抓好公路防汛保通工作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天氣異常,易發生強降雨導致區域性暴雨洪水、強風、泥石流等災害,造成公路基礎設施危害及次生災害,對此市公路管理處加強對汛情的研判,採取有力措施,督導基層公路管理段和養護公司紮實做好抗洪搶險、保通保暢的基礎工作,做到早準備、早部署、早落實,確保預案、人員、隊伍、資金到位。

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各縣(市)公路管理段一把手對防汛搶險工作負總責,明晰責任界線,層層落實責任,落實任務主體,劃定防範紅線。普通幹線公路採取包片、包路線、包路段和包重點部位的層層包保辦法,對重點路段、險段和大中橋樑及不能滿足洩洪要求的橋涵落實專人負責,抓好隱患治理、險情預報和搶險救災三個主要環節,做到災前有防範措施,災後有搶救治理方案。

為做好今年全市普通公路防汛搶險工作,市公路管理處成立了防汛指揮部。各縣(市)公路管理段也成立了防汛抗洪搶險領導小組,組織、協調、調度、彙報普通公路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在此基礎上,公路管理處和基層段、養護公司積極做好隱患排查和日常巡查工作。加強汛前隱患排查力度,全面、細緻開展幹線公路、重要旅遊公路和臨河、傍山路段、高填深挖路段、橋涵、防護工程、安全設施、易發生地質災害路段的汛前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特別是對排水溝、邊溝、急流槽、橋涵等公路排水系統無死角巡查工作。對排查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及時採取有效處置措施,降低安全

隱患對公路及行車安全帶來的影響。對治理中的重點水毀災害隱患點,抓緊施工及早消除隱患,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檢查、誰簽字”的原則,建立專門的隱患排查登記制度,強化痕跡管理。認真落實公路巡查工作制度,加大汛期巡查頻率,做到雨前、雨中、雨後巡查,及時發現險情,主汛期國省幹線公路、重要旅遊公路及其橋涵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做到有效監控、及時處置突發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