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206塊骨頭構成,而中國人卻只有204塊,尷尬的地方少了兩塊

還記得上學時生物課上學習的內容嗎?人體有八大系統,206塊骨骼和639塊肌肉,沒錯,生物課本上是這樣介紹的。

而且現在搜索資料,百度百科上面對人體骨骼的介紹也是如此,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幹骨51塊、四肢骨126塊。

人體有206塊骨頭構成,而中國人卻只有204塊,尷尬的地方少了兩塊

但是,現在更多的醫學資料表明,人體的骨骼的確存在差異的,不僅體現在人種與人種之間的差異,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骨骼數量也是不一樣的。

但是對於正常的成年人老說,206塊也是因人而異,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的情況是,只有204塊骨骼,而像西方國家美國以及歐洲國家的正常成年人有206塊骨頭。

人體有206塊骨頭構成,而中國人卻只有204塊,尷尬的地方少了兩塊

那麼,擁有206塊骨頭的外國人比中國人多了哪兩塊骨頭呢?

從組成結構上來看都可以分為頭顱骨、軀幹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四部分,區別在於第五趾骨,就是小腳趾的骨節,中國人有兩節趾骨,而歐美人有三節趾骨。

看似不痛不癢、無關緊要的尷尬部位,為什麼會出現兩節和三節的差異呢?

人體有206塊骨頭構成,而中國人卻只有204塊,尷尬的地方少了兩塊

因為從人種上來看,亞洲人普遍比白人和黑人要矮小靈巧,所以為了支撐歐美人高大沉重的身軀,增加了趾骨就會增大腳底的觸地面積,增加其身體的平衡穩定性。

這說的都是正常成年人的骨骼數量,其實,不同年齡段骨骼的變化更大。

人體有206塊骨頭構成,而中國人卻只有204塊,尷尬的地方少了兩塊

兒童的骨頭數量為217~218塊,剛出生的嬰兒的骨頭數量可達到305塊,因為兒童的骶骨有5 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兒童尾骨有4~5塊,長大後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 塊恥骨,到成人就合併成為2塊髖骨了。這樣加起來,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

骨骼與骨骼之間存在著間隙,之稱著人體的軀幹和運動。骨骼之間的間隙體現我們也經常見到

人體有206塊骨頭構成,而中國人卻只有204塊,尷尬的地方少了兩塊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縮骨,俗稱縮骨功,就是運用內氣內功縮小了骨與骨之間的間隙,全身之骨頭有順序地疊排緊密,人的身體自然就小了,又稱為縮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