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人們在這天悼念已故親人,寄託哀思。

傳統的祭祀方式是焚香、燒紙、燃放鞭炮,但這些方式存在安全隱患,容易汙染環境,也發生過因祭掃不當引發火災造成財產損失的現象。為此奧米蒐羅了一些文明祭掃的方式,既能緬懷故人,也安全環保。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鮮花傳達哀思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如今,已經很多人選擇鮮花祭掃的方式。一般來說,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選擇白菊花、白百合、馬蹄蓮等用於掃墓是比較合適的。黃色的花也能表示哀輓,其中黃菊花的使用最為普遍。

一束淡雅的花,擺放在墓前,寄託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達了春天萬物復甦、生命循環的美好期待。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植樹以表相思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一棵樹,承載了歸有光對妻子不因時光流逝而褪色的深厚感情。

清明祭祖植上一棵樹,象徵家業長青、薪火相傳,這種方式是既現實又福澤後世的明智之舉。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電子蠟燭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傳統蠟燭的主要成份是石蠟。石蠟在高溫狀態下產生的石蠟蒸氣,不僅汙染了環境,對身體更會造成重大危害。電子蠟燭無煙、無汙染,節能環保又安全。電子蠟燭代替明火燃燒,更能常亮於墓前,這也是紀念親人的一種方式。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音樂祭掃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音樂祭掃是以音樂、詩文、演唱會、故事會等形式,追思先人,表達對故人的緬懷之情。在清明掃墓時,為親人演奏一曲他生前喜愛的音樂,在音樂聲中寄託情感,完成對逝者的祭奠。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登高遙望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在外地工作不能趕回家鄉掃墓祭祖的人,可在山上或到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望緬懷,人不到,心意到。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網祭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對了,外地不能回家的人還可以選擇網祭。

逝者家屬在相關網站上為逝者註冊一塊虛擬“墓碑”,並附其生平簡介等相關信息,輸入祭掃人的名字,選擇鮮花、花燭或留言等形式,感受他們的音容笑貌,寄託思念。

對於異地打工族來說,通過這種祭掃方式,既避免了車途勞頓之苦,又節約了來回往返費用,還表達了哀思之情,不失為一種方便的祭奠方式。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當然,很多老一輩的人覺得沒有紙錢和燭火都不像祭祖,而且在管制相對不嚴的農村,很多人都還會選擇傳統的方式。需要提醒的是,祭祀結束後,最好檢查一遍現場,確保冥紙、香燭熄滅或不會帶來火災等隱患,然後離開。

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沿襲數千年的傳統,也已成為重要的文化傳承。隨著時代變遷,環保、低碳、綠色的祭奠方式,也被越來越多人所接納。但不管哪種形式,最重要的是有那份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敬重之情。

不能燒紙放鞭炮,清明如何祭掃?

清明掃墓也是孝道文化的體現,相對於對逝者虔誠的祭拜,回到生活,也應關注一下對生者是否盡了孝心。在一些地方,家中老人活著時,晚輩不聞不問甚至棄養,而一旦老人去世則呼天搶地、大操大辦喪事,令人唏噓。相較於清明時的大張旗鼓,不如在親人活著時,多一些關心和陪伴。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不僅是追憶往昔故人的日子,也預示生命的循環、開始。清明也是傳承家風的節日,在莊嚴肅穆的祭祀儀式中,讓孩子從小學會崇尚先烈、感恩先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