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罵尿牀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荷蘭奶叔

童年的黑歷史

記得你小時候在床單上“畫地圖”的經歷嗎?你是被溫柔以待還是被嚴厲打罵呢?奶叔小時候也尿床,至今猶記得老媽曬被褥,當時想鑽進地縫裡的心情。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尿床在孩子身上其實很常見,寶寶一般在三四歲開始控制排尿,但是有20%的5歲小孩會尿床,還有5%的孩子到了10歲還會尿床。如何解決寶寶尿床的問題呢?聽奶叔細細道來。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寶寶尿床原因多

寶寶尿床的具體原因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有: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小時候都尿床,那麼寶寶有77%的幾率尿床;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時候尿床,那麼寶寶有44%的幾率尿床。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小時候也尿床的寶爸寶媽可別怪自己的寶寶啊

膀胱容量小,很多尿床寶寶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於正常兒童,平均要小50%左右。

睡眠過深:遺尿的兒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了,往往也還是迷迷糊糊,尿了床也不知道。由於睡得太深,以至於大腦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因而會尿床。

心理因素,親人的突然死亡或受傷、父母吵架或離異、母子長期分離、黑夜恐懼受驚等原因均可導致寶寶尿床。很多人以為寶寶年紀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寶寶再小,我們都要關愛他們的心理健康。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有的寶爸寶媽給孩子使用尿布的時間過長,使孩子不能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寶爸寶媽把寶寶喚醒以後,讓他自己坐在便盆上,也沒有確定寶寶是否已經小便了,就把寶寶往床上一抱。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繫起來構成條件反射。

對付尿床有妙招

遇到寶寶尿床,家長不能放任不管,因為年齡越大,這件事對寶寶的傷害也越大。尿床的寶寶特別容易自卑內向,不敢參加集體活動。那麼我們怎麼做對寶寶最好呢?奶叔整理了一些辦法,給奶粉們做個參考。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這個損招可不行

精神減壓,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告訴寶寶,尿床不是TA的錯,其他孩子也尿床,爸爸媽媽小時候也尿過床,寶寶長大了就不會再尿床了。尿床是個人隱私,寶寶雖小,也是有自尊心的。儘量為TA保密,可以讓TA參與收拾床鋪,不要讓其他人藉機嘲笑TA。如果寶寶非常緊張,可以試著跟TA討論,這次畫的“地圖”像什麼物品,讓寶寶樂觀以對。寶寶沒尿床的時候,給個大大的贊。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睡前措施。晚飯多吃固體,減少液體攝入,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睡覺前先去廁所排尿;入睡前不要太興奮;白天儘量午睡,以免太累了睡眠過深。

夜間叫醒。寶寶入睡兩小時後,叫醒寶寶,陪同去廁所排尿。注意讓寶寶醒透,以免尿不乾淨。不管天氣有多冷,一定要讓寶寶去廁所小便。

如廁訓練。寶寶兩歲左右,家長可以開始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如排尿中斷訓練、憋尿訓練、自主排尿訓練等,讓寶寶慢慢學會控制尿尿。

先別罵尿床的寶寶,原因可能出在你身上

如果試了很多方法,寶寶還是尿床,奶叔建議帶寶寶去看看醫生,也許是病理性尿床。同時要注意寶寶有以下症狀時需要儘快就醫:寶寶尿床時有尿急、尿痛、血尿、打鼾;白天清醒時也尿褲子,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流細;寶寶以前半年內沒有尿床,突然又開始尿床。

沒有這些伴隨症狀的話,尿床會隨著寶寶年齡增長逐漸好轉並消失,家長不必過於焦慮。奶叔願天下尿床寶寶皆被善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