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溼氣重不妨對這些穴位施以艾灸,加上內調,效果出奇的好

四五月,溫度上升,空氣溼度也上升,各種有害微生物滋生,人體容易被“溼邪”所侵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體內溼氣重,南方地區的人猶為嚴重。

那麼,如何祛除體內溼氣?下面給大家介紹的是中醫艾灸法,真的很管用。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常使用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四月份溼氣重不妨對這些穴位施以艾灸,加上內調,效果出奇的好

足三里穴位

1、足三里穴

位於小腿內側,艾灸此穴位可以健脾和胃,適合腸胃功能不好、腸胃虛弱以及腸胃病病人的輔助治療手段。

2、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也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三陰交穴是腎、脾、肝三條陰經交會穴位,利用艾灸三陰交穴,可以調理腎、脾、肝三處經絡的氣血,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3、陰陵泉穴

陰陵泉穴位於脛骨內側踝後下方凹陷處,艾灸此處學位可以化溼通陽、清脾理熱。主要用於治療痢疾、腹瀉、腹痛、腹脹等。

四月份溼氣重不妨對這些穴位施以艾灸,加上內調,效果出奇的好

艾灸穴位

4、犢鼻穴

犢鼻穴在在髕骨和臏韌帶外側的凹陷中,此處穴位一般用於艾灸,可以起到疏風散寒、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

5、天樞穴

天樞穴位於距臍中2寸處,艾灸此處學位可以補充身體氣力,用於治療腹瀉、腸鳴、便秘等。此外,還可以輔助治療不孕不育、女性月經不調等。

這幾個穴位表面看上去毫無關聯,但綜合起來,效果就很明顯了,這就是中醫穴位艾灸的神奇之處。當然,中醫更重視的內調,食物藥材的調理,那麼,要想真正把體內溼氣排出體外,不妨用點細葉龍鱗草(網上巴馬藤茶就是這種植物)泡水喝,祛溼、排毒,效果是可以明顯感受得到的。

這種植物也可以用來煲豬橫脷。廣東人更喜歡這個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四月份溼氣重不妨對這些穴位施以艾灸,加上內調,效果出奇的好

龍鱗草煲豬橫脷

原料:龍鱗草30~60克,黃豆50克,豬橫脷2條,豬睜肉300克,生薑2一3片。 做法:龍鱗草、黃豆洗淨,浸泡;豬橫脷洗淨,用刀尖挑去白脂。然後與豬踭肉、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5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食用。

內外結合,這是中醫治病保健常用的手法,是值得我們參考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