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爲什麼在後來卻變成了成祖?

人在死後一般都會被祭祀起來,而專門祭祀皇帝的地方則被稱為太廟。皇帝死後牌位會放在太廟中,後世之君會給他上個尊號,這個號就叫廟號。

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為什麼在後來卻變成了成祖?

一位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廟號,而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卻有兩個:一個太宗,一個成祖。給朱棣上“太宗”這個廟號是符合禮法的,一般稱為“祖”的只有開國皇帝或統一之主。如劉邦的廟號為“高祖”,劉秀的廟號是“世祖”。朱棣在死後,上的廟號是“太宗”,這是貼切的。但是在一百多年後,朱棣的廟號卻被嘉靖帝改為了“成祖”。嘉靖帝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件事和宗廟制度中的昭穆制度有關。

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為什麼在後來卻變成了成祖?

嘉靖是明孝宗朱祐橖的堂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因為武宗無子而且孝宗的其他兒子也都不在世了,所以嘉靖才得以藩王的身份入朝承繼大統。嘉靖的生父朱祐杬只是一個王,並沒有做過皇帝,但嘉靖帝堅持要給他的生父追加皇帝的尊號。經過了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之爭,嘉靖帝如願以償給父親上了“獻皇帝”的尊號。

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為什麼在後來卻變成了成祖?

但是,嘉靖帝對於這個結果並不滿足,他還給自己的父親追尊了廟號“睿宗”,最終的目的是讓父親的牌位供奉在太廟。然而,問題來了。宗廟制度中的昭穆制度規定天子七廟,三昭三穆,意思是在太廟中的位置是有限的,只能有七個人,如果想加入一個,必須要把除太祖以外的親緣最遠的一位遷出來。太祖是不能動的,是太廟中的萬世不祧之君。

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為什麼在後來卻變成了成祖?

到了嘉靖皇帝這,太廟中正好有七位皇帝,而他要把自己父親的牌位放入太廟,按照祧遷制度就要把朱棣的牌位請出來。可是,朱棣是何等人物,嘉靖也不敢輕動。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把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這樣朱棣就和朱元璋一起成為萬世不祧之君。相應的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就被請出太廟,嘉靖生父朱祐杬的牌位則順利進入太廟。

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為什麼在後來卻變成了成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