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閒人」賈寶玉配得上薛寶釵嗎?

林妹妹仙逝之後,寶釵嫁給了寶玉,這段婚姻關係只維持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寶釵是“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之人,她名利心很重,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夠取得功名、出人頭地,可是賈寶玉呢?一直以來都是“只知道和姊妹們頑笑,餓了吃,困了睡(尤氏語)”的膏梁紈袴子弟,他不愛讀書、把求取功名的人比喻成“祿蠹”,放在現在就是個痛恨應試教育、不願意參加高考的熊孩子!一直以來,我們都把賈寶玉的這種性格看成是“對封建思想的叛逆”、“追求愛情、思想自由”;但是,從現實出發,作為賈政唯一的嫡出兒子,賈府的唯一繼承人,他不該為自己的家族負責嗎?姐姐元春為了家族的榮耀嫁入宮中,犧牲了自己的婚姻和幸福;妹妹探春更是為了國家、家族被迫“和親”外邦;連史湘雲也知道,賈寶玉天天在姐姐妹妹中間廝混不成道理:

湘雲笑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裡攪些什麼!”(第三十二回)

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汙了你知經濟學問的。” (第三十二回)

面對家族的內憂外患,寶玉不但不知道自己上進,還勸為了家事操心費神的探春“不要想俗事”、要學會“安富尊榮”;黛玉看到賈府日常生活靡費,對寶玉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而寶玉呢,只顧自己有的吃、有的玩!賈寶玉可能沒想到,自己也會有“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的那一天!

黛玉道:“要這樣才好,咱們家裡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閒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寶玉笑道:“憑他怎麼後手不接,也短不了咱們兩個人的。”黛玉聽了,轉身就往廳上尋寶釵說笑去了。

“富貴閒人”賈寶玉配得上薛寶釵嗎?

金玉良緣

薛寶釵有青雲之志,她是十二釵中,最現實、最上進,也是最有手段的女子;她勸寶玉讀書上進也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寶玉能夠在“末世”掙下一個好前程;但是,以賈寶玉的一貫的品行和作風,他永遠和寶釵無法投緣,更何談廝守呢?按照脂批的提示,在八十回後,薛寶釵有“藉詞含諷諫”一回,應該就是針對賈寶玉不願意讀書考取功名,依舊我行我素的行為而採取的行動;我們也見識過薛寶釵“諷喻詩”的厲害程度,詞鋒犀利,諷刺世人毫不留情: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

(第三十八回)

可以猜測,她諷諫賈寶玉不讀書、只知道享樂的一首“詞”用語該有多嚴厲! 此外,薛寶釵的判詞有“可嘆停機德”一句,“停機德”指的是樂羊子妻為了勸勉丈夫好好讀書而停下織布的故事;這類事情在寶釵、寶玉婚後也應該發生了。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清楚為什麼賈寶玉要“懸崖撒手”了吧?因為他受不了寶釵一直勸他讀書,求取功名;為了“自由”而走的!所以,他也為了“自由”付出了代價,不讀書,所以考不了功名;被人伺候慣了,不知道怎麼謀生;到了社會上,只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當乞丐了!

站在薛寶釵的角度來思考,她在賈府敗落之後,嫁給了寶玉;薛家是商賈之家,家資富饒,又有襲人、蔣玉菡相助;而這個時候,賈府已經獲罪抄家,樹倒猢猻散,賈寶玉已經從一個富貴公子變成了一個“逃犯”;如果薛寶釵對寶玉沒有感情,她會嫁給賈寶玉嗎?

從寶玉的角度來看,自己已經無家可歸,幸虧薛家收留他,寶姑娘還嫁給了他,吃穿不愁,身邊還有丫頭伺候,每天就是讓他好好讀書,得個功名而已,還有可能哪天能夠重振自己的家族;但是寶玉呢,在經歷了家族衰落、一敗塗地之後,還依舊我行我素,最後連自己的恩人、自己的妻子都拋棄了!

筆者覺得,寶釵應該找一個有抱負、有志向、有手段的人,她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資本。而不是把自己的婚姻,壓在癩頭和尚的一句虛妄不時的話上。

(讀者自小讀紅樓夢,就從來沒喜歡過寶玉;也許筆者也是個現實的人。就拿現在來說,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只知道空談理想抱負,而罔顧現實的殘酷性,只會導致失敗,怨不得任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