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別逗了!不是誰想逆就能逆!

逆襲?別逗了!不是誰想逆就能逆!

“逆襲”這個詞最近幾年在網絡上特別火。

很多自媒體文章樂於去講述矮窮矬變高富帥,灰姑娘變公主之類的故事,這類逆襲故事常常收穫100000+的閱讀量。很多人看得血脈僨張,收穫滿滿的正能量,喝下濃濃的雞湯,覺得自己有一天也能土雞變鳳凰。

社會上的事兒我不大懂,能不能土雞變鳳凰,概率有多大,我也不知道。幹什麼吆喝什麼,我只說說教育領域的事兒。

每個學年的第二學期一開學,“逆襲”這個詞兒在教育領域就特別火爆,尤其是在面臨中高考的初高三年級。

校園外,很多輔導機構為了招生的需要,宣傳自己掌握了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分數的秘笈,有能力幫助考生實現逆襲。

校園內,老師們也樂於去給學生講那過去的事情,之前教過的某某學生如何在短短的兩三個月中發憤圖強,考入理想的學校。通過這類故事的講述,在給學生打雞血的同時,也來一番大大的“自雞”。

逆襲?別逗了!不是誰想逆就能逆!

但真的想逆襲就能逆襲嗎?

恐怕不能!試想,如果每個落後者都能實現逆襲,那還有誰願意費那麼大的勁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呢?如果每個人都能在短時間內實現逆襲,那還要那麼長時間的努力幹嘛?

事實上,每個看似偶然的逆襲故事背後,都有著嚴密的邏輯。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與其給學生講這些偶然發生的逆襲故事,不如好好分析一下這逆襲的背後存在怎樣的必然。

我以為,要想實現逆襲,至少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逆襲?別逗了!不是誰想逆就能逆!

第一:寬厚的積累

把“寬厚”這個詞兒和“積累”連在一起,確實有一些彆扭,但這是我有意為之。這個積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積累,必須要既寬且厚,既要有足夠的廣度,又要有相當的厚度才可以。

朱熹有詩云:“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要想“艨艟鉅艦一毛輕”,要想“此日中流自在行”,那必須要等“江邊春水生”才行,而不是“枉費推移力”,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量變的積累就不會有質變。

但我們現在很多人因為急功近利的心理使然,一方面,總想著不勞而獲,或者少勞多獲,不願意為“江邊春水生”付諸不懈的努力;另外一方面,又希望立竿見影,寧願看到眼前的一片樹葉移動,也不願意為未來的艨艟鉅艦“中流自在行”紮紮實實地積蓄力量。

考試變成了學習的唯一目的,學習簡化為獲取高分的特定手段。考什麼就學什麼,不考就不學。什麼有用就學什麼,沒有用就不學。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還有我們的社會,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把學生推向這一功利化的思維和學習模式。

但隨著考試改革的不斷深化,考試內容涉及的範圍不斷擴展,題型不斷變化,從以知識記憶為主到突出能力導向。不能適應這種變化,且不說會被將來的社會發展所淘汰,就是眼前的考試這一關都可能過不了。

還是紮紮實實地先把前三個饅頭吃掉,品出滋味來,然後再吃第四個饅頭吧。不要想著既然第四個饅頭才吃兩口就飽了,那乾脆直接吃第四個饅頭多好。

要想吃飽,必須要有前三個饅頭做鋪墊;要想逆襲,也必須要有寬而厚的積累。

逆襲?別逗了!不是誰想逆就能逆!

第二:足夠的彈性

拳頭要收回來,打出去才有力道。弓弦要拉開來,射出去的箭才能足夠遠。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這是最簡單的人生道理。

但是,我們現在的狀態常常是初一入學伊始,就要談面向中考,高一入學伊始,就要談面向高考。結果是每天都繃著勁兒,時間一長,就變得張不像張,弛不像弛,疲疲沓沓,半死不活了。

明代理學家胡居仁有聯雲:“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三更眠五更起”固然算得上是勤奮,但這勤奮必須要“有恆”才行,而不是“一日曝十日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偶然的勤奮無論如何也都不能補償長時間的懶惰。

“強弩之末,不能入魯縞;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即使是強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極遠的地方,力量已盡時,就連極薄的魯縞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風,刮過去後,剩下最後的一絲微力,就連極輕的羽毛都吹不起來。

以百米衝刺的心態跑馬拉松,結果是到了該衝刺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衝起來的氣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都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沒有了一點點彈性,如何能夠實現逆襲呢?

逆襲?別逗了!不是誰想逆就能逆!

第三:良好的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個話任何一個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都知道是在談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深入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含蘊了呢?要麼是思而不學,空做白日夢,要麼是學而不思,一猛子扎進題海中不能自拔。

一個年輕人向愛因斯坦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愛因斯坦便寫下了這樣一個公式:A=X+Y+Z。他說:“A=成功,X=艱苦勞動,Y=使用正確的方法,Z=少說空話。

僅就方法而論,固然有一些共通的有效的方法,但這些方法能否在特定的某個人身上發揮最大效能,則需要這個人之前的長期艱苦努力,不斷在試錯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這些共通的方法進行微調,使其更符合自己的特質。

如果是所謂臨時抱佛腳,且不說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獨特方法,就是共通的方法能否運用自如都未可知。

沒有良好的方法,只是一猛子紮下去,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怎麼能實現逆襲呢?

逆襲?別逗了!不是誰想逆就能逆!

第四:積極的心態

患得患失的心理狀態最要不得。不要因為某一次的小考成績良好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某一次的大考成績不好就自怨自艾。

考試只不過是檢測學業水平的一種手段而已,再高明再科學的考試,也不可能考查出你的全部能力。

雖然中高考是敲門磚,但絕不是偶然的一次失利就意味著人生的大潰敗。真正決定你個人命運,決定你人生走向的是長期不懈的努力,而不是一次或者幾次考試的高分。

喝“雞湯”的,別光知道品嚐雞湯的鮮美,也要想想雞肉從哪裡來。熬“雞湯”的,也別總給別人灌降低智商的迷魂湯,要麼心存不良,要麼自己也糊塗。

逆襲,是有條件的!不是隨便什麼人想逆就能逆!

歡迎關注原創微信公眾號“水寒說語文”,閱讀更多新鮮文章,和原作者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