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药就在那里,我却买不起。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由徐峥主演,宁浩监制的国产新片《我不是药神》上映这几天,可以说是好评如潮,豆瓣上网友给出的评分竟然高达9分,整个朋友圈也都在为这部片子疯狂打call。

截止7月8日晚,该片共计拿下13.3亿,飞速挤进年度票房榜。

这部以喜剧开头的电影,却讲述了一个扎心的故事。

影片之所以会引起大家的共鸣,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无非是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经济危机,夫妻感情破裂走向离婚的爱情危机,因家庭变故导致男人抛妻弃子的单亲妈妈危机,因生病不能长久陪伴妻儿身边的家庭危机,因家庭贫困不想拖累父母而离家出走的浪子危机……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一人生病,全家拖垮。

毕竟,钱等于命。很多时候,钱真是个好东西。有病治不了,那是天灾;有病治不起,那就是人祸了。

01

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

影片的背景发生在2002年的上海。

程勇(徐峥饰),影片的男主角,一个卖保健品的中年油腻男。如果不是因为面临被房东不断催促的房租,跟前妻争夺抚养权的孩子,躺在病床上性命垂危的老父亲,或许他不会迈上走私药品这条路。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在他焦头烂额,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白血病病人吕受益(王传君饰)找到了他,声称愿意拿出三万块钱,只要程勇愿意去印度走私格列宁药,救自己的命。

当程勇奔赴印度,得知正版天价药格列宁,在印度零售价只有两千元,而代理商拿药仅需500元的时候,他的内心是震惊的,而后也许是惊喜。对于穷困潦倒,面临争夺儿子抚养权毫无优势的他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一瓶正版格列宁需要近四万块钱人民币,而从印度进口仿制药(药效基本无异),进口价仅需500元。即使以五千块钱的价格卖给患者,也比正版药便宜了七倍多。虽然五千块钱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依然昂贵,但是已经多了太多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他用为数不多的资金先买了100瓶带回中国,与吕受益一起,以五千块钱的价格推给病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然而,对于想要活命的白血病病人而言,让他们一下子接受这种高仿版药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况且,五千块钱也并不便宜。所以,后来出现了黄毛(章宇饰)抢药的一幕。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吕受益想到了病友群的群主,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刘思慧(谭卓饰)。她以钢管舞女郎的身份出场,身材火爆,风姿卓越,连程勇都不禁感叹,一点儿都不像个病人。然而,吕受益的一句,“她不是病人,她女儿是”,让更多人为之一振。

女儿生病后,刘思慧的老公选择了离开,她独自带着生病的女儿,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为了女儿,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凭借思慧的群主关系,程勇手中的格列宁很快销售一空。

为了拿到印度在中国的代理权并避免引起外人的注意,他们找到了心怀善意的教堂老牧师老刘(杨新鸣饰),愣是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等中国佛教的文化安在耶稣身上,成功说服了老牧师,并通过老牧师与印度方的英文交流,最终拿到了中国代理权。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一个中年油腻离婚男、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年轻爸爸、一个带有白血病女儿的单亲妈妈、一个患病的教堂老牧师、一个因患病不愿回家的少年,组成了一支救人救己的治愈小团队。

市场一旦打开,客源开始源源不断。从此,印度版格列宁在中国上海的销售一发不可收拾,通过他从印度进口的一批治疗慢粒性细胞白血病的格列宁,上千名白血病病人有药可吃,程勇也被病人们奉为“药神”。

这时候的程勇,满脑子里只有钱。500块钱的成本,卖五千块钱一盒,对于一个保健品小老板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不过他也没有太大的追求,他只是想多挣些钱,留住儿子的抚养权,然后继续开好他的印度神油店。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事情的发展总是一波三折。每当商机出现之时,盯上它的人绝不仅仅是一波。当程勇代理的印度版格列宁风靡病友群时,一款德国版格列宁横空出世,而且价格只需要2000元。

德国格列宁宣讲会会场,也许是出于正义的力量,平时沉着稳重,“愿主保佑你”的刘牧师趁着大家疯狂抢购之时,突然上台拿起话筒,拆穿了德国格列宁的骗子阴谋。事已至此,程勇一行“治愈小队”集体对战假药贩子,最终引起了警察局和对手的注意。

一个临时搭建起的草台班子,如何对抗有着丰富经验的假药贩子“强势”团队?况且程勇明白,走私药品在国家是被禁止的,他还要照顾父亲和儿子。他选择了收手。

他把印度格列宁的中国代理权卖给了假药贩子张长林。在不被众人理解的目光中,程勇遣散了大家,“治愈小队”就此落幕。靠着之前的资本积累,程勇做起了服装厂的生意。

02

从玩世不恭到自我救赎,

只希望更多的人能活下去

影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很多时候,你看不起病,买不起药,那就只能等死。

假药贩子张长林的贪婪——将仿制版格列宁从几千块钱涨到两万块,让白血病人再一次陷入了无助与绝望。很多人因为买药看病,房子卖了,家人跨了,可是病依旧没有治好,要么病死了,要么自杀了。

吃不起药的吕受益也选择了割腕。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吕受益曾经对程勇说过,他得知自己得白血病的时候,妻子刚刚怀孕五个月。他想过自杀,但是孩子出生以后,看着孩子这么可爱,他只想好好活着。

“我看到他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我只想听他叫我一声爸爸。”

后来有了印度版格列宁,不仅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而且生活也越来越好,看上去一切都开始好起来了。

“如果我儿子早点儿生孩子,我都可以当爷爷了。”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不是因为病魔而死亡,而是因为吃不起天价药而只能等死。

可是,谁家还没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一辈子不得病吗?如此简单明了的一句话,足以击中大众的情绪。

但是,程勇把代理权卖给假药贩子之后,药断了。无助的吕受益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割腕。吕受益的妻子跑到服装厂找到程勇,跪下苦求程勇救救自己的丈夫,他们的孩子太小了,不能没有爸爸。

为了救助好朋友,程勇再次去了印度,并亲自为吕受益去买印度版格列宁。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当程勇再一次踏上印度寻药的旅途时,在一片烟雾缭绕中,程勇茫然四顾,身边的佛像被众人抬着擦身而过。有人说,那是整部影片中最接近神明的时刻。人的愧恨与良知,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面对不平之事不再视而不见,人才更加接近神明。

也许,从那一刻起,程勇内心的某种意识被唤醒了。

当程勇带着格列宁回到国内的时候,吕受益还是离开了。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吕受益的离开,让程勇决定继续售卖印度版格列宁,因为他不能看着那么多人没命。这时候的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人。也许是为了救赎,进价500元的印度格列宁,他只售卖500元。他找到离他而去的黄毛,一起继续为白血病病人提供方便。

高仿版格列宁很大程度上触犯了正版格列宁厂商的利益。公安局小组一直在四处抓捕假药贩子张长林,同时,再次出现在市面上的印度版格列宁也引起了公安局的注意。

印度政府也被提出警告,严禁将格列宁以如此便宜的价格流向市场。当印度版格列宁进价已经达到两千元时,程勇仍然以500元的价格卖给病友。卖药的亏损,由他服装厂的利润来填补。

继续走私以后,他们每天都提心吊胆。当被警察发现时,只有二十岁的白血病少年黄毛,为了救他,自己开着装着药的车跑了,最终被车撞死了。

那一刻,程勇内心积攒的情绪终于爆发: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活着,有什么罪?!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最后程勇还是被抓了,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从玩世不恭到自我救赎,他只希望更多的人能活下去。

无数的白血病病人,排队走在街道上,摘下口罩目送他,他们在感激他的同时,也在感叹自己的命运。他们眼中的“药神”被抓了,药物断了,也就意味着又有无数的人,又要相继离开了。

人群中,程勇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战友”吕受益和黄毛,他感觉自己做的这一切,值了。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犹记得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婆婆在警察局拉着曹斌曹警官(周一围饰)的手说的一番话,“四万块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为了买药,房子吃没了,家人也拖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我们常说,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可是重大疾患面前,天价医药费却成了他们面前最大的难关。

03

创新和生命,哪个更重要?

看完影片后,很多人把矛头对准了药厂,认为药厂对药品的定价太高。为什么正版药如此昂贵?

《我不是药神》电影剧本源于真实案例。

国内一位白血病患者陆勇,在患病后所服用的抗癌药品“格列卫”每盒售价23500元,且无法医保报销。

因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药价,陆勇寻找到印度生产厂家赛诺,并且多次购买,用于自用和帮助其他病友。为了造福病友,更是将进口药降到200元左右一盒。不过,陆勇却不为牟利,只是为病友们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

由于海外支付手续复杂,需要虚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大量资金流出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后来陆勇被捕,在诉讼过程中,近千名曾经受到陆勇仿制药帮助的病友,联名上书请命,最终法院撤诉。

这部影片能火,并不是偶然的。影片中把“救命药贵,便宜药违规”这个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很快引发了社会大众对医药行业的认知。

创新和生命,哪个更重要?相信绝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而在医药行业里,这本身就是有些矛盾的存在。创新肩负着人类战胜疾病的使命,而仿制药能让普通大众吃得上好药。

客观来讲,药厂在开发研制时也是花了巨额的费用,甚至是多少个科学家历经几代的科研成果。对于一些新开发的药品,如果不能保护专利,那就无法从中获利,进而投入新药品的研发之中。

创新药是从成千上万种化合物中筛选,经过层层淘汰才有可能产生的药物,不仅人工和研发成本高昂,而且失败风险极高。从时间周期上,研发周期极长。

可以说,几乎每一款重大新药的问世,背后都凝聚着数十亿美金的资金投入甚至长达几十年的等待。

以《我不是药神》中的“格列宁”原型“格列卫”为例,从发现靶点到2001年获批上市,这款可以有效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体变异的药物,耗费了约50年的时间,制药企业诺华投资超过50亿美元,成就了数位美国科学院院士,甚至还被认为催生了两项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发现。

面对如此巨大的风险投入和漫长的时间周期,如果没有巨额的利润作为回报,那么未来的创新还能否有效持续?

影片中,在庭审现场,诺瓦公司的原告律师陈述到:“是诺瓦公司救了慢粒白血病人,不是印度仿制药,更不是被告(程勇)”,虽然听起来略微冰冷,但是却道出了一个理性的事实,没有创新的原研药,仿制药又从何而来?

试想,如果没有原药专利保护期,任由仿制药发展的话,也许将会成为全人类健康的另一种灾难。仿制药过多的最终结果,就是面对疾病,人类将没有新药可用。

所幸,影片的结尾还是令人欣慰的。程勇出狱那天,阳光明媚,杨树新抽出的新叶在眼光下熠熠发光。阳光下,曹斌一脸帅气地倚在车前,接程勇出狱。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别卖药了啊,格列宁纳入医保啦,没人买印度药啦。”曹斌说。

“纳入医保了?哦,那挺好。”相信此刻的程勇,内心也是一片欣慰与释然。

其实,这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没人是药神,程勇不是,我们也不是。但是能改变这个世界一点点,总归是好的。

那么,在创新和生命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企业家、基金合伙人、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家族财富继承人、高净值个人、明星和业界知名人士,如果你想成为拥有全球视野、擅于捕捉中国市场机会、具有超强实战经验的投资家,如果你乐于支持创新创业,想要陪伴并助力更多创业者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沙丘学院等你来!

在这里,你将跻身顶级创投圈层,与众多知名一线投资大咖导师面对面,听导师讲授实战、真实的股权投资课程,集众人智慧,取百家之长,成为一名出色的投资人。然后,集结资本的力量,去投资一些雪中送炭的项目,去解决那些过去解决不了的事情。

不试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我不是药神》,我只希望你买得起药能活着

沙丘学院2018秋季班报名通道:https://jinshuju.net/f/A3YT53?x_field_1=jrtt

了解沙丘学院更多详情,报名2018秋季班,请关注“沙丘学院”今日头条号,或者关注微信“清科沙丘学院”(ID:sandhillcollege)/“沙丘投资实验室”(ID:sandhillv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