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鑄錢從西安到北京,闖王李自成和「永昌通寶」錢!

明代末年,李自成領導的武裝力量曾席捲大半中國,對後來中國的歷史影響深遠。

一路鑄錢從西安到北京,闖王李自成和“永昌通寶”錢!

李自成

1644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建立大順王朝,年號永昌,定都西安。此後,他開始鑄造自己的錢幣——永昌通寶年號錢,有小平和折五兩大類。小平錢一般直徑24毫米左右,重3.5克左右;折五錢直徑38毫米,重12克左右。青銅質地,面文“永昌通寶”,楷書直讀,光背。錢幣制作規整,錢文字體遒勁,古樸精美。

一路鑄錢從西安到北京,闖王李自成和“永昌通寶”錢!

永昌通寶

這些錢流通後,對當時李自成鞏固政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李自成流竄慣了,不喜歡固守“根據地”,所以後來他從西安到武昌,到襄陽,最後一直到北京,一路征戰一路鑄錢。

由於各地錢模不同,細究起來永昌通寶版本很多,但最大的區別在幣面的“永”字上,分成“二水永”和“點永”組成。

根據李自成離開西安後征戰路線和佔據的地方,結合現在永昌通報出土的地點,進而可以把它分為西安版、襄陽版、漢陽版、太原版、北京版等幾種,其中以陝西西安、湖北襄陽地區出土的最多。

李自成於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進入北京,四月初二就 頒諭鑄造“永昌通寶”小平錢,四月初八又下諭鑄造大錢。

一路鑄錢從西安到北京,闖王李自成和“永昌通寶”錢!

版本區分圖一

從存世量上看,西安版最多,主要是李自成在那裡盤桓最久,西安版的大錢要多於小錢。襄陽版次之,但是這一版細分小版別很多,最難區分。漢陽版也被叫為武昌版,主要特徵是“通”字差異較大;太原版過去又叫洛陽版,不同之處在於“永”為“點永”。這兩種版本相對較少。

不過最為珍稀的還是北京版,畢竟李自成在那裡呆的時間最短。立足未穩,就被滿清和吳三桂一路追趕,如喪家之犬。

一路鑄錢從西安到北京,闖王李自成和“永昌通寶”錢!

版本區分圖二

總體上,由於李自成的大順王朝政權存在時間短暫,流通區域有限,加上後來滿清朝廷又把永昌通寶收回銷燬,所以留存至今的數量不多。

作為一次規模宏大的農民暴動興起和沒落的見證者,永昌通寶具有一定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收藏意義。版本不同,品相不一,這枚古錢從數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深受很多收藏者的喜愛。我看到這枚錢時,有時候會想,要是李自成少點流竄習性,多點固守和經營根據地的能力,那麼這枚錢幣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版本,歷史也就將要被改寫,也就沒有後來的滿族人什麼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