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川邊鑄100文,背面寫明鑄幣原因:只因百姓生活太不容易!

民國初年,在四川的西邊有一個“川邊特別區”,區治設在康定縣,轄境相當於現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區。

1928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決議將川邊改成西康省,成立西康建省委員會,11年後的元旦,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省會設在康定,主席為四川軍閥劉文輝。

劉文輝是川軍抗日名將劉湘的叔叔,俗稱“劉么爸”,他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稱“西康王”。他在1949年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國家林業部部長。

1925年7月,劉湘和鄧錫侯、袁祖銘組成聯軍,打垮了當時的四川勢力最為強大的軍閥楊森,逼得楊森單身出川。此後劉文輝實力日漸坐大,他在1926年率部隊進駐雅安,將川邊特別區的行署設於該地,為了籌措軍餉與穩固自己的地盤,他決定鑄造川銘“邊鑄”一百文銅元。

劉文輝給自己鑄幣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生活過高,地方請求鑄此平價”,他把這12個字鈐刻在自己所鑄造的百文銅元的背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物價太高了,百姓生活太不容易了,所以我們川邊地區只能鑄造這枚百文銅元。

民國四川邊鑄100文,背面寫明鑄幣原因:只因百姓生活太不容易!

民國十五年版鈐川邊鑄100文銅元

應該說,這枚錢幣確實反映當時通貨膨脹,民生疾苦、生活艱辛的實際情況。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造成這種通貨膨脹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當時各省自行鑄造和印製錢幣,大肆攬財。

這枚銅元有“民國十五年”與“民國十九年版”兩個版別。

民國四川邊鑄100文,背面寫明鑄幣原因:只因百姓生活太不容易!

民國十九年版鈐川邊鑄100文銅元

從幣面看,中間鈐一“川”字,環以花飾,外圈上方為鑄幣時間,下方為幣值,中間鈐“邊鑄”兩字。背面就是剛才說的12個漢字,這也是這枚銅元區別於普通四川嘉禾銅元的最為顯著的特徵。

這枚銅元鍾7.4克,直徑28毫米,厚1.7毫米,質地有黃銅和紅銅。

細心甄別,這枚錢幣的幣面的“此”字,又可以分為“人此”和“入此”兩個版本,入此常見於民國十九年的版本,這枚錢幣目前的市場估價普品在1200-2000元左右,極美品可達1.5-2萬。一般來說,民國十五年版的要稍稍高於十九年版。

民國四川邊鑄100文,背面寫明鑄幣原因:只因百姓生活太不容易!

大字版民國十九年鈐川邊鑄100文銅元

民國十九年的還有一種大字版的,存世要少很多,估價要比普通版的高出一倍,大字版的幣面的“邊鑄”兩個文字比普通版要大上一號,這個大家一定要認真區別,千萬不要把手裡的大字版當做普通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