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自殺,墨索里尼被絞死,裕仁天皇憑什麼能躲過一劫?

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被意大利游擊隊處死。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自己的地下指揮所自殺身亡。三個軸心國裡面的兩個國家元首接連死亡,為何天皇裕仁可以免於一死呢?重點就在於美國!

保留天皇制這個決定並不是同盟國一開始就商量好後提出來然後日本就接受的。同盟國最早的要求是無條件投降,而在兩枚原子彈爆炸之後當時的日本軍部的阿南惟幾、梅津美治郎、豐田副武這三位在討論《波茨坦宣言》的時候就提出了必須保留天皇制這一條件,在經過日本官房大臣會議討論後,日本決定在維持現有體制的前提下《波茨坦宣言》。

希特勒自殺,墨索里尼被絞死,裕仁天皇憑什麼能躲過一劫?

英美蘇“三巨頭”

但是這樣就和《波茨坦宣言》中關於無條件投降的聲明有牴觸,此時同盟國方面也是分成兩派,一派是美國和英國,另一派是中國、蘇聯和澳大利亞;英美認為不一定需要拘泥於無條件投降,同盟國士兵的生命更優先,但中蘇澳都表示必須要無條件投降。之後就是雙方折衷妥協,最終形成了日本國政府和日本君主在盟軍最高司令官的限制下管理國家的這種決定,這個決定同時完成了日本求降、不再死人,還順帶可以隨意的控制日本這幾個目的。

希特勒自殺,墨索里尼被絞死,裕仁天皇憑什麼能躲過一劫?

密蘇里號上的日本投降儀式

關於美國接受保留天皇制的主要原因,有人提到是因為天皇是日本國民精神領袖有這一點,這個觀點的代表人物是曾經的美國駐日大使Joseph C. Grew,這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1945 年在硫磺島和沖繩島的戰鬥。這兩次戰役美軍的陣亡人數是六千餘人和一萬兩千餘人,日軍的陣亡數是兩萬兩千餘人和近十萬人。有人會覺得按照交換比計算美軍的傷亡並不多,只看數字的確不大,但是美國當時國內的媒體和民眾不關心殺了多少日本軍人,他們關心的是為什麼死了這麼多美軍士兵,還要再死多少美軍士兵,以及我的孩子、丈夫、兄弟什麼時候能夠回家等等這些事情。也就是說從美國政府的角度來看,美國需要儘早的結束戰爭。所以說當時美國軍隊和政府是比較頭疼的,當時日本的情況雖說更糟糕,但日本軍部反而更瘋狂了,甚至提出了“決戰本土,一億總玉碎”,照這樣如果真登陸日本本土,美國軍隊的處境會非常困難。

希特勒自殺,墨索里尼被絞死,裕仁天皇憑什麼能躲過一劫?

日本天皇裕仁

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戰後遠東地區的格局,美國和蘇聯在德國投降之後沒了共同的敵人,就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今後東北亞究竟是美國說了算還是蘇聯說了算?為了防止蘇聯一家獨大,美國打算讓日本成為遠東地區牽制蘇聯的一枚棋子,想要排除蘇聯的影響,就需要讓日本儘早遠離蘇聯的勢力範圍,那就必須讓日本儘早落入美國勢力手中。關於裕仁在不在位其實並不重要,戰後美國在這件事上做得事情很徹底。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是像英國那樣徹底的君主立憲,天皇和貴族手中的權力還是很大,尤其是在對軍隊的控制上。美國戰後對日本的民主改造除了天皇制的外表還在之外,內部的東西已經全部被挖空替換成帶有維護美國利益的民主制度了,天皇的存在就是一個吉祥物而已,誰是君主並不重要,而裕仁的表現也是非常配合美國的,再計較裕仁的去留與死活毫無意義。

所以從美國角度來看保留天皇還是挺划算的,日本也確實成為遠東地區美國的重要盟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