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和惩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讲,看到这两个概念应该都不陌生,可以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惯常使用的就是这两个方法了,但是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奖励和惩罚对孩子成长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去年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幼儿教师在上示范课时,班上的一个小孩子把直饮水的水桶推倒后滚着玩,老师采取的方法是把孩子叫到一旁,给了他三块糖,让他去推着玩;过了一会儿再把他叫过来,给了他两块糖,然后让他继续去玩水桶;几分钟后,老师又给了他一块糖。之后,老师没有再给孩子糖,孩子也不再玩水桶了。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中的奖励对孩子起到了什么作用?道理似乎很浅显,孩子因为得不到奖励就不再去做那件事情了。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看,孩子的行为是受奖励来支配的,做与不做,不是自己的自主选择,而是由奖励做出的决定。如果我们继续向下思考,掌握奖励品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控制孩子的行为了。换个方式,我们把奖励(或者奖励品)拿掉的话,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被人控制着。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奖励和惩罚还有差别吗?

奖励和惩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一个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在什么时候想要做什么,是由他内在需求决定的,如果只看到外在行为表现,不去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一定会出现误区。如果一个孩子是按照自己的内在需求去做事情,同时有环境的支持和自由去做,那么做的过程就是儿童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心理力量的强大、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新经验的获得并扩充了原有经验、对事物的探索兴趣得以激发等一系列心理生命的发展。这个发展的结果是,孩子对自己、对环境、对他人都有了认识,同时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把握,这时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有了纪律性,蒙特梭利说这是一种自发的自我约束。

如果一个孩子不明白在什么环境下不可以做某件事情时,老师或成人只是用奖励或者惩罚的手段来控制,看似孩子的行为暂时停止了,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听话了”,但是,我们知道,孩子并没有在内在经历和感受那个行为为什么不可以有,因而,对他们来讲,听话一定是暂时的,一旦外在制约不存在了,不可以的行为一定会再出现,就是那种叫“屡教不改”的行为。

奖励和惩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蒙特梭利说,奖励和惩罚都是在精神上对儿童的奴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妈妈,我经常会自省:我是否做到了让孩子在精神上是自己的主人呢?假如,我们把形成自我的权利交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正确与错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改善并获得经验,那么,这样一个具备独立自我的人,才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有把握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是自己的主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因而,他们必然会对自己的所做作为负起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