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又称“正定大佛寺”。中国“十大名寺” 之一。 1961年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寺所在地原为后燕昭文帝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始在苑内修建寺院,初名龙藏寺,唐改隆兴寺。北宋开宝四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扩建寺院,修建大悲宝阁,并铸造一尊高七丈三尺高的铜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此后金、元、明各代对寺庙均有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敕令重修,康熙四十九年赐额“隆兴寺”。

目前,隆兴寺占地82500平方米,布局与建筑保留了宋代风格。全寺建筑依着南北中轴线作纵深布置,自外而内、殿宇重叠、院落互变、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南面迎门为琉璃照壁,向北还有牌坊、戒坛、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御书楼、集庆阁等,末端还有1959年从正定城内崇因寺拆迁来的毗卢殿。


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殿基近方形,四面正中各出抱厦;殿身厚墙围绕,仅抱厦正面开有门窗;外观别致,重檐歇山顶,抱厦为歇山顶,以山面向前,与传世的宋绘画类似。

摩尼殿内宋代五彩悬塑倒坐观音,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观音像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恬静,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鲁迅称之为“东方美神”。

转轮藏阁内安放的宋代转轮藏,八角形小木制作,直径7米,正中立轴。经橱以上为重檐,下檐八角,斗拱式样为八铺作,为我国早期斗拱出跳最多的实例。上檐圆,出飞檐,是典型的宋《营造法式》作法,为国内最古老、最大的藏经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