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Sir今天給表妹拷片,不小心瞥到她硬盤裡的文件夾。

名字笑死。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求你先有個對象吧)

問過她之後才知道,這裡邊存的全是這幾年她打算“繼承”給下一代的好片/好劇。

這倒提醒了Sir。

趁著熊孩子出沒的暑假,Sir挑個欄目單獨說。

想當年我們過暑假的N種方法,抓蛙釣蝦彈彈珠,鬥雞打仗竄炮仗……

當了家長才知道,最省心的辦法,還得是把他們摁在家。(別問我為啥知道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就像曾經我們被爹媽鎖屋裡看家看電視一樣。

要想制住熊孩子,還得上動畫。

但放眼望去,能看的動畫在哪裡?

不像以前,只要守好這三扇門就好了——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所以Sir想推出一個暑期熊孩子片單。

涉及不同年代的經典國產動畫,全是我們的童年回憶。(沒有列入的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首先,來到樸實的——

50年代·萌芽期

那個年代,為了讓畫動起來,可是用遍了招數。

比如,木偶動畫《神筆馬良》。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1955年出品,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也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動畫。

故事是家喻戶曉的典故。

馬良家窮,靠樹枝寫寫畫畫,練就一身好畫技,成語“栩栩如生”就是他代言的。

被土地公公欽點,擁有作畫成真的神筆。

這本身就是一個關於“動畫”的故事啊。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除了木偶動畫,50年代還有一部動畫Sir也印象深刻。

中國首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畫面剛開始,是一雙手在完成剪紙八戒的最後成形。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全片所有角色都是紙做的,剛開始拍時人物動作太抖。

試驗了一年多才拍出這20分鐘的成片。

人物性格分明,悟空靈,八戒懶。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所以在當時,動畫片還叫“美術片”。

真的是一群傳統美術人,手把手摸索出來的。

60年代·起飛期

不誇張地說,這個年代的動畫代表作,最具有中國式的寫意美。

Sir印象深刻的兩部代表作:《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

1961年的《大鬧天宮》,11萬人打出9.3分。

110分鐘,成為中國動畫界不可逾越的高峰。

先後參加過西班牙、墨西哥、美國、英國、意大利、希臘、法國、葡萄牙等14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18個國際電影節展映,向44個國家和地區輸出、發行和放映。(BBC也連續播了三年)

《綜藝》說它是(當年)最好的動畫片,美聯社的贊更誇張,“比迪士尼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

《大鬧天宮》還原了花果山、天宮、各種鬥法的精彩場面,人物動作和語言生動且有趣。

注意孫大聖的臉,像不像京劇裡扮上的角兒?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如果你看動畫時留意,角色的動作和臺詞抑揚頓挫,跟背景樂裡鑼鼓聲的起落配合得剛剛好。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據說給六小齡童版悟空配音的李世宏先生,在配音時還專門找來這部動畫學習孫大聖配音者(邱嶽峰老師)的發音和咬字

同年出品的《小蝌蚪找媽媽》,則是另一種飄逸。

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

故事呢,也簡單,片名就已經概括完了。

靈感來自齊白石印在臉盆裡,一加上水就能“活起來”的畫。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圖片來源見水印

水墨畫動起來尤其好看,一團團的動物,軟糯可愛;細細的尾巴枝葉,輕快靈動。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這幾部的畫風,可能現在的孩子會嫌老。

但真讓他們耐下性子去看,即便沒法體會其中的韻味,說不定能給他們一片白紙的世界留下一種審美可能。

70年代·摸索期

這個年代的作品一時間能想起來的不多,只一部,《阿凡提的故事》。

十年動盪,也讓中國動畫出現了另一種色調。

帶點現實的冷峻,又帶點超現實的荒誕。

《阿凡提的故事》根據新疆民間傳說改編。

這個倒騎毛驢戴“色攔”頭布的八字絡腮鬍大叔,機智、勇敢又風趣。

(重刷的表妹強勢插嘴……配音演員畢克的聲線,相當蘇)

幫窮人百姓智鬥壞人惡紳巴依老爺。

情節呢,什麼賣樹蔭、種金子、兔子送信……肯定沒法滿足現在我們這些老油條的胃口,但小時候看來,可是有意思得很。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在動畫片裡,阿凡提的職業多變,但初心始終與惡對立,向善向民。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大叔叫“阿凡提”,但卻不只是阿凡提。

因為“阿凡提”並非人名,它譯自突厥語Efcndi,意為“先生、“老師”,是對有學問、有知識人的尊稱。

80年代·輝煌期

80年代是經典動畫的一個井噴期。

而且類型還多種多樣。

有改編自敦煌壁畫、自帶佛性的《九色鹿》。

講述神鹿下凡,救世人反被小人陷害的故事。

20分鐘,通俗易懂,九色鹿飛天前留給世人的一句話,樸素點明全片立意。

為人當以善為貴、卑為恥。

卑鄙和邪惡的生命,終將受到懲罰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有精怪奇詭的《天書奇譚》。

三隻狐妖吃了仙丹偷練天書,化成人形為禍人間,最後被正義小子蛋生收服的故事。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當年最愛右邊的粉狐狸

接下來說的幾部,相當神奇。

因為電視臺老播,所以當時總覺得它們很長。

但現在回頭一數,才發現原來它們那麼短。

《葫蘆兄弟》,13集。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做到第5集後,下集再也沒出現的《黑貓警長》。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再比如,一說歌詞你準得跟著唱的《邋遢大王奇遇記》,13集。

那句“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給了多少人偷懶的藉口。

這也是中國第一部電視動畫,用“髒孩子闖鼠堆”的故事,給中國80、90後甚至00後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衛生課。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聲稱要咬人的老鼠怕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90年代·耐看期

隨著電視動畫技術的興起,動畫片從之前的不到20集,越做越長。

90年代,那些動畫經常在央視少兒頻道或動畫欄目播出。

時間也卡得準,放學後、晚飯前的傍晚5點左右。

每天一集,暑假呢,就輪著播。

可能有的動畫,你現在都還沒看完。

喏,2000年前最長的中國動畫,來了。

國產科普類動畫的領頭羊,成功把企業名字植入兩代年輕人記憶的《海爾兄弟》(212集)。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以及集數稍遜,但不知在多少電視臺輪番轟炸過孩子童年的《西遊記》(52集)。

那聲“猴哥猴哥”一吼,美猴王的形象就從腦子裡跑出來了。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這些動畫大多改編自神話傳說,也有的以科普為主,或有趣或奇幻或驚險,畫風或飄逸或詭譎。

而另一種類型的動畫,也在90年代悄然而生——

向孩子傳輸“家庭觀”的都市動畫。

其中的代表作,必須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長度傲人,156集。

前奏一響,畫面不斷。

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華語群星 - 空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腦袋大的機靈兒子,戴眼鏡的老實爸爸,短捲髮的圍裙媽媽,住在風景好又寬敞的複式獨棟,是中國人想象中的理想家庭。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一家三口的瑣事,怎麼看都看不完。

故事現在看來顯得有些幼稚,但對孩子來說,它在一點點地構築“一個美好的家”。

在這個家裡,結婚近10年的父母相愛得令旁人羨慕。

爸爸不會太忙,總能抽出時間配合他的各種奇思妙想。

媽媽善解人意,不會大發脾氣。

孩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給鴿子療傷,做黑暗料理,和爸媽逛街。

而不像現實中,會以“太髒、我很忙、你得寫作業、去上興趣班”為理由被打回。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很多孩子都幻想過,如果《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一本父母的教科書該多好,讓他們學會怎樣和孩子相處。

這部動畫填補了童年中的那些不完美。

宮崎駿說,他40多年做動畫的理由是:想用動畫構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

這樣,才能守住孩子單純且美好的童年。

我們的童年,被《大頭兒子》們守住了,可我們的孩子呢?

在他們的童年經典成型前,不如帶他們回頭看看我們忘不了的這些動畫。

或者,試試今天上映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電影版,《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俄羅斯奇遇記》。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畫面比之前有了提升。

曾經在《大風車》裡出現的熟悉面孔董浩、鞠萍、金龜子,這回化身大頭兒子一家出國玩,聽說還要在俄羅斯夜闖神秘白夜城……

被現實摧殘的大人們,已經是回不去了。

可說不定對於熊孩子,倒是個暑假的好去處。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