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世界是宏大的,但同樣是原始而殘忍的。

網易愛玩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吃蜜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魂學家”們都信奉著一種神話,宮崎教主的“魂味”——當然這不過是笑談,然而,《黑暗之魂》系列存在著強烈的神話氣質這點卻並不存疑。它講述的,是一個有著印歐神話構架的,卻有著克蘇魯精神內核和敘述手法的故事。

創世

黑魂世界的創世,相信各位黑魂的粉絲都很清楚:世界之初只有古龍和古樹,後來誕生了火,於是有了光與暗,有了生與死併產生了四大王魂,隨後擁有王魂的格溫等人在白龍希斯的幫助下獵殺了巨龍,開創了“火的時代”。這個看似與大家認知中的創世全無關係的黑魂創世,實際上卻擁有了傳統創世神話的大量要素。

首先,一個很明顯的共同點就是,在這些故事中,參與創世的初代神無一例外都不是世界最終的主神,主神的出現均在初代神之後(有的甚至就是初代神的直系後裔),而初代神,在創世的過程中都會死於神話的主神之手。這麼說可能十分抽象,所以我們可以講黑魂創世與希臘神話和北歐神話的創世對比一下:

在希臘神話中,宙斯閹割其父天空之神烏拉諾斯然後經過艱苦的與初代神的戰爭後奪取了統治權,用初代神的身創造了一批神祗;北歐神話中奧丁殺死世界混沌中誕生的始祖巨人尤彌爾用其身體創世;黑魂世界中格溫等人獵殺了古龍開創了火的時代,很顯然在《黑魂》中,將古龍的存在類比於北歐神話尤彌爾或者希臘神話的初代眾神毫無違和感,黑魂的故事也因此有神話氣質的源頭。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重要的主題:獻祭

在世界各地的神話中都包含了這樣一個主題:神犧牲自己(不一定是主動的)去創造/延續這個世界。

這種神話包含著這樣一種宗教觀念,創造來自一次獻祭,這種神被血腥肢解的記載很明顯是源自原始社會中的活祭。這可以歸納為神將自己作為祭品犧牲的主題,這個主題存在於全世界所有地區的神話中,並且一直延續到了基督教時代,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依然是這個犧牲獻祭的主題。在後來教會每週禮拜日的聖餐禮上,餅象徵基督的身體,葡萄酒象徵基督的血,這還是那個神被肢解獻祭的主題。

在梵書中獻祭的原始意義,即是重建因時間流逝而疲憊的世界,通過獻祭,世界才得以繼續存在、完好和繁榮。

相信各位作為黑魂玩家,看到這一段一定會聯想到傳火。沒錯,傳火的目的就是為了延續“火的時代”,火已漸熄對應的就是世界因為時間流逝而疲憊,而薪王去傳火就是一種獻祭,但是這種獻祭比起肢解卻更加徹底。並且薪王去傳火併非全部出自於一種自我犧牲精神,正如三代中灰心哥霍克伍德所言,薪王之所以成為薪王,僅僅是因為力量罷了,這與善惡無關,而

正式這總無關善惡的設定,體現了神話的氣質——這個世界是宏大的,但同樣是原始而殘忍的。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那個不可一世的格溫終究犧牲了自己

故事的結構以及諸神的形象

我們來看一下神話的故事結構,就以記載希臘神話的《荷馬史詩》和記載北歐神話的《埃達》為例,共同點一目瞭然,那就是這些神話並沒有一個編年史一樣詳實的記載——何時何地發生了什麼事,整個神話的體系就隱藏在一個個以神為中心的故事裡,而這些故事相互獨立卻並不割裂,從而被我們後人總結出了體系。在這些故事裡,神的形象也並非是高高在上的食肉者,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存在,它們也並非毫無缺點,例如宙斯的殘暴,奧丁的荒淫都被刻畫的淋漓盡致。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在來看黑魂,在黑魂中我們可以最直接獲得的信息是什麼?正是那一個個NPC的故事。在遊戲過程中,直接透露出的世界觀支離破碎而又晦澀難懂,唯有通過一個個npc個故事,而歐盟才能像拼圖一樣還原這個世界的面貌,這是不是像極了神話的敘事方式?而對神的刻畫,也都血肉豐滿,就以系列中最濃墨重彩刻畫的形象太陽王格溫為例。他的一生從斬古龍開始,到投身初火成為薪王為終,自然稱的上英明神武。但是他這一生也是手腕強硬的一生,從扶植希斯研究人變龍的禁忌研究,到設立防火女(防火女必須被廢去雙眼,不可謂不殘忍),再到流放鷹眼戈夫,他的野心昭然若揭。他絕對不是什麼坐在神壇上的聖人,而是一個殺伐果斷的君主,他不是什麼好人,確是一個明君。而長子的離去,王城四騎士的聚散,又為這一角色添上了抹不去的悲劇色彩。這樣的形象所帶來的真實感與代入感遠非臉譜化的“全知全能的聖人”所能比擬,形象刻畫不可謂不成功。這正是黑魂敘事成功的一大原因,也是其神話氣質的體現。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黑魂刻畫了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輪迴與末世預言

在北歐神話中,奧丁以一隻眼睛為代價預言了拉格納洛克——也就是諸神的黃昏必然會來臨,而在印度神話中末法時代的來臨也早已在甘陀利的預言中,而在神話中的預言大家也都明白,那都是會必然發生的事情,所以印歐體系的神話有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有末世預言的存在,當然這可以用人類文明中存在的精神危機來解釋,不過這裡我們暫且不表。

我們回到黑魂,儘管黑暗之魂有著多結局系統,儘管劇情晦澀難懂,但是看著黑魂一里那沖天燃燒的大火再對比下黑魂三中那可憐的小火苗,大家都會明白,火,是註定要熄滅的,而在黑暗之魂當中,也有這麼一個人預見了無火時代的來臨,這個人就是埃爾德里奇,為了增加真實性,宮崎英高甚至透過防火女的嘴告訴了我們無火時代的樣子。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都會明白,黑暗之魂中的末世預言的結構與印歐神話中末世預言的結構完全一致:末世必不可免的會發生,並且早已有人預言到了這個事實。只不過黑魂多了續命的操作(也就是傳火),當然大家也都明白,續命不是永生,該發生的事情必然會發生…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薪王們的化身儘管英武依舊,卻在時代大背景下顯得那樣無力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設定:三元結構

我們來對比一下各種印歐神話中的基本結構所對應的社會功能: 在古印度社會結構分為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戰士)和吠舍(勞動者)。凱爾特人將社會結構分為Druids(德魯伊)、軍事貴族和牧牛者。而在羅馬,朱比特(宙斯)、馬爾斯(戰神阿瑞斯)和奎里納斯(神化的羅馬城創立者-國王羅慕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羅馬社會結構的神話版。星靈社會結構分為:執法官、聖堂武士、卡萊。而在北歐神話中,奧丁是至高的統治者,托爾是戰士,弗雷是豐產之神。這樣一對比,大家就會立刻發現,這些結構在社會功能上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很自然的,我們可以聯想到洛斯里克的三大支柱:騎士,賢者,主祭。騎士對應戰士階級,賢者對應著祭司階級這個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但是主祭對應著勞動者階級這一點很多人會不理解。我們來思考一下,勞動者階級掌握著國家的繁榮,而主祭又是否掌握著國家的繁榮呢?答案是肯定的。主祭是一群什麼人?她們是王子的乳母,是培育王子的人,而王子又是負責什麼?他們是未來的薪王,是要被拉去當柴燒讓世界恢復繁榮的。這樣一來關係就十分明確了,主祭就好比農夫,王子就是她們的作物,所以說正是主祭這一階級,掌握了國家的繁榮。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衰敗、重啟,與新生

克蘇魯的內核是什麼?不可名狀,無限恐懼。在古代各種宗教中,末日預言它的作用是將苦難的歷史事件賦予宗教的意義,從而轉化成為對新世界的期待,這就有助於人們承受當前的苦難。但是現代亞文化中的克蘇魯神話除了對末日的期望之外,並不具有對新世界的期待,那些舊日支配者它們製造生命只為了奴役,它們力量如此強大,一旦甦醒,人類只有滅亡。

我們都知道,在神話中,創作者們想表達的內核就藏在那一個個以神為中心的故事裡,而伊扎里斯的老魔女一家的悲劇,把這個內核體現的淋漓盡致。那個繼承了王魂的老魔女,那個用滔天大火燃燒世界的老魔女終究化為了那不可名狀的混沌,蠕動著,成為了惡魔的溫床。而她的兒女和子民們,都在混沌的溫床裡化為了醜惡之物,掙扎著求生。這一切發生的根源,就是因為她試圖去研究初火,並在火之將熄的時代試圖複製火來挽救世界。她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這些屬於世界根源的東西本就是禁忌的存在,沒有人可以看到它的真實面目,哪怕是神也不行。

我們再來看看黑魂的結局:火之時代結束了,進入了真正屬於人的,無火的深海時代。這看似與北歐神話中諸神的黃昏結束後屬於人類的新時代是一樣的,但是仔細想想,它們真的一樣嗎?答案是否定的。在北歐神話裡那個屬於人的時代是美好的,歡聲笑語的,但是那個無火的時代呢?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所有人都對這個時代有著深深的恐懼,從埃爾德里奇相關的物件中,從防火女隻言片語的描述中,我們雖然不能看到那個時代的全貌,但是至少可以瞥見其一隅:這是個未知的世界,也是個絕望的世界,儘管其中可能有些微的弱小希望光芒。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繼續前行吧,死不掉的可憐傢伙們

與其說不死人/餘燼是那些古老神話傳說裡的勇士,不如說是克蘇魯體系中的調查者: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你失敗了,總會有後來者成功,你成功了,也只不過是讓世界多苟延殘喘一些時日。套用安迪爾的話:“你求的是什麼?或許,連你自己都尚未可知。

每次結局後你又從墓地中醒來,你其實不管做了什麼也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在我們的旅途中,我們獲得了知識和力量,但是我們除了窺見這禁忌的真相背後的一隅以外,什麼都沒有做到,僅僅是完成了一些註定會發生的事情,從而更加絕望。而對於那些知識如果能保持無知或許反倒是能過得更幸福呢。可是在這個火之將熄的世界上,即便是保持愚昧也無法讓人蒙起雙眼捂住耳朵蜷縮在大教堂的陰影之下,用宗教的精神鴉片來麻醉自己了。畢竟,不死人的天性是追求人性,餘燼的本能是追逐火焰啊。

黑暗之魂看似充滿絕望,但實際上符合了現代人無畏的探索精神,我們將一些看似不相關的材料拼湊到一起,逐漸地還原了這個世界的本來面貌。然而遺憾的是那並不是我們渴求的美麗之物,格溫治下那個繁榮的年代已經回不去了,那就繼續前行吧,恐懼並不能幫人們逃逸到安全的居所。

克蘇魯內核+印歐神話:探究《黑暗之魂》的神話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