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歷史上的一次火刑

1943年初冬一個晴天的上午,平時聚集在南江橋東街橋頭柴炭集市賣柴的山民一個都不見了,原來今天是中國革命軍第九十二軍軍法隊要在橋東河洲上執行特別刑法——火刑。軍法隊從清早開始陸續將山民柴火全部收購,聽說是要燒人,有的嚇得錢也不要就跑了。在原九如橋舊址的河灘上,上百擔柴火堆成一座小山,柴火中央立了四根木柱,每根柱子用鐵絲捆著用曬簟包裹著的一個士兵。離河洲刑場幾十米外圍觀的人越聚越多。十時許,軍法官宣讀完罪狀,隨著一聲“執行”令下,執法隊員從四周將柴火點燃,一時間烈焰騰空,空氣中散發出一股刺鼻的人肉味,有的觀者噁心吐嘔,有的看不下去了走了。

這四個士兵犯了什麼滔天大罪要遭受此名曰“點天燭”的酷刑呢?

1943年秋末冬初之際,堅守在九嶺抗日前線的國民軍第九十二軍,擊退了日寇的多次進攻,牢固地堅守九嶺陣地,正準備進行第二輪戰役。蔣介石為鼓勵士氣,守住九嶺,保衛長沙,以九十二軍作戰有功名義,撥款六千大洋增發軍響,其款暫由岳陽行署支付。那時,南江到岳陽沒有公路只能步行,六千大洋重約有三百市斤,九十二軍決定派軍需處一個姓翁的特務長挑選四個身強體壯的士兵前往岳陽取款。

翁特務長想到的是要身強體壯、力氣大的人,以防途中發生意外。萬萬沒料到這四個人卻是肢體發達、頭腦簡單的亡命之徒。當見到那一大堆白花花的銀元時就神不守舍、心生邪念,揹著翁特務長商議在返回途中伺機下手。次日中午在一個路邊夥鋪裡吃中飯,四人輪流給翁特務長敬酒。在一片恭維聲中翁特務長被灌得暈頭轉向。酒醉飯飽後稍事休息繼續趕路。約二時許來到一個叫“橫坳”的地方。為首的見此地地處偏僻,人煙稀少,便要求翁特務長在此地休息一下。翁特務長酒意正濃,便停下,在路邊草地上倒頭便睡。四個士兵互遞眼色,見四周無人,一個士兵拾起一塊石頭對準翁特務長腦殼猛扎,翁特務長哼都沒哼一聲就一命嗚呼了。四人將屍體抬到小樹林中的淺溝裡用茅草雜柴掩蓋好,就立即返回岳陽,強迫銀鋪老闆將銀元兌換成金條後即刻結夥逃離。

橫坳當地一個農民次日到山地裡去做工,見山溝有異樣,用鋤頭將茅草扒開發現一個滿頭是血的軍人死在溝裡,趕忙到甲長家裡報告。岳陽行署接到報案後,馬上通知警察與當地駐軍趕往橫坳現場。翁特務長胸前佩有符號,當地駐軍立即電告九十二軍翁特務長在橫坳被害一事。九十二軍立即成立特別偵破組當天疾奔橫坳,與當地駐軍警察共同對案情進行分析。六千大洋數目不小,要一次全部運出岳陽目標很大定會有人發覺。案犯不可能留在岳陽坐以待斃,一定逃走了,銀元藏在某個地方的可能性很大。經商議決定將案情向社會公開,一時間岳陽滿城風雨。銀鋪老闆聽到案情通報,怕受牽連,就到偵破組將四個軍人強迫他將銀元換金條之事一一作了陳述。偵破組同時接到城陵磯報告說前天晚上有四個軍人同上了客輪。偵破組分析四犯中二人是貴州人,一人是廣西人,一人是江西人。武漢已經淪陷,不會逃往北方。於是就向長江上游各縣、市警察部門和駐軍要求協助緝捕。

宜昌駐軍某部接到九十二軍通報後,馬上與當地警察協商,共同偵破。在宜昌候船室發現四個軍人正在上船,一見九十二軍符號,四犯來不及反抗就一舉被擒。最後,四人被軍法處以“劫奪軍響、殺害軍官罪”且情節特別嚴重,性質極其惡劣,處以火刑。

(作者系南江鎮居民,縣史志學會會員)

南江历史上的一次火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