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把握「31條」新機遇 共同實現「中國夢」

中國臺灣網7月9日訊(記者 楊永青)臺生碩博士“復興之路”暑期研習營日前在青島開展,來自大陸十餘所高校的臺生碩、博士研究生50餘人在這裡聆聽講座並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專家講座深入瞭解了祖國大陸政治、經濟、外交的大政方針,讓我們受益匪淺。”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王正博士如是評價研習營。

本期研習營以習近平新時代對臺重要思想為指導安排了多場講座和實地考察,既突岀了臺生知識精英群體理性分析、務實探討的優勢特點,又注重實地調研考察,增進了體驗效果。臺生們不僅重新思考了中華民族復興與當代臺胞青年應負的責任,還對中美關係以及大陸“31條措施”帶來的機遇有了新的認識。

邱詠智畢業於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他認為大陸龐大的市場規模遠超臺灣,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迅速,目前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臺灣現在政黨鬥爭內耗嚴重,民眾對於資本主義制度的好壞也有了新的認識。“民進黨上臺後,專搞政治鬥爭,對民眾的生活不關心,民眾已淪為政治的籌碼。臺灣少子化問題嚴重,當局卻沒有危機感,選舉鋪張浪費消耗經濟,民進黨之前開出的空頭支票很難兌現。”他認為祖國大陸改革開放成就顯著,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

畢業於浙江中醫學院的張淇淙2000年就來到杭州,“當年的杭州還沒有現在這樣綠化的好,但是很自由,市民很友善。我在杭州落地生根、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現在我的小孩已在杭州落戶,不準備回去拿臺灣的身份。”他認為目前的臺灣當局不可信,建議年輕人不要再被利用,耽誤了前程。

姚常萍是臺灣的外省第三代,老家是山東日照,“爺爺早年間回鄉探親都會偷偷把家裡的黃金帶回大陸,後來爸爸和大伯再回來時,親戚的生活已有很大的變化,已不再需要他們接濟。”如今自己回來家鄉,更是感嘆家鄉的發達和生活的便利,這裡早已顛覆了自己的印象和想象。

戴揚是屏東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本科生,他家裡的民宿於2015年開張,當年旺季的時候預定的都是大陸客,生意很好做。“民進黨上臺後,兩岸關係變差,陸客赴臺減少,家裡的生意慘淡經營,受到很大打擊。”每次來大陸,他都能感受到當地政府在努力改善民風,老百姓的素質也很好。

範亞喬目前本科就讀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生,高二時曾翻牆去偷看當時的“太陽花學運”到底在搞什麼,結果發現那些參與的大學生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去,“他們只為了刷存在感,連到底為了什麼目的都不清楚”。“一部分年輕人缺乏思辨,只會跟風耍酷,卻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被老一輩稱為不知道何為‘臺獨’的‘小臺獨’”。有點想法的臺灣年輕人都在思考未來該怎麼辦?還繼續在臺灣待下去嗎?她希望自己能到大陸的高校繼續深造。

劉奕伶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她當年畢業時回臺灣找不到工作,留在大陸反而發展的很好。“很多臺灣人後悔當初投票給蔡英文,才兩年時間,臺灣經濟變差,百業蕭條,民眾被民粹所控制”。她希望兩岸的民眾聯起手來,早日讓兩岸關係迴歸正軌。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生王木娘表達了對習總書記的喜愛之情,“這才是一個具有擔當的國家領導人應有的‘範兒’,許多臺胞都覺得習總書記身上有一種力量能振聾發聵、鼓舞人心。島內的民眾殷切期盼一個有誠信的領導人,期盼在強有力的領導人的帶領下走出困境和不確定性。”她認為對待“臺獨”就應該態度明確,才能起到震懾作用,島內“臺獨”分子該夢醒了。

通過講座,臺生們還意識到美國打“臺灣牌”對臺灣民眾的危害性。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楊中浩說,“我們(兩岸)才是黑眼睛黃皮膚的自己人,應該團結起來,臺灣不能白白地被利用,希望臺當局和島內的民眾都應認清這點。”他同時倡議臺生要有擔當,“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中國夢’,為了建設我們共同美好的家園而奮鬥。”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王鎮江提出美國應好好自我檢視,是否因武力干涉別國內政、軍費開支過度而拖慢自身經濟增長的速度,不要總拿中美間的貿易逆差說事,“特朗普找了個爛藉口挑起貿易戰,終嘗惡果!”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張佳發多次提到了“歸屬感”,“民進黨搞‘文化臺獨’倒行逆施,臺灣一些小朋友甚至不瞭解曾被割讓的歷史悲劇,就連革命先驅蔣渭水也被抹殺掉,我真的很痛心;兩岸同為中華兒女,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這點必須牢記。”祖國大陸改革開放40年,經濟增長、國力增強,“越來越多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我們有了越來越強的歸屬感”。

養老健康和醫藥排名未來熱門新興產業的首位,在座的十幾位中醫師激動地按捺不住。唐加恩目前在廈門大學學習中醫,他感慨趕上了“31條措施”的好時機,“中醫未來在大陸一定大有發展,我們真的非常幸運,我對於未來在大陸的工作和生活充滿了期待!”

同在廈門大學求學的張陽揚則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發聲的機會,“此次深入學習了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讓我意識到作為有責任的臺生,我們未來應多多參政議政,為了當地的建設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臺北藝術大學的陳立君之前只是很氣美國對臺灣的態度反覆無常,如今才瞭解到美國打“臺灣牌”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的卻是臺灣,“臺當局還樂在其中,愚蠢地被利用,不顧及老百姓的死活。”臺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蔡孟凡也告誡臺當局儘早回到承認“九二共識”的正軌上來,與大陸開展務實的談判。

臺灣聯合大學碩士黃子彥則提醒蔡英文要約束行為,不要再做出有損兩岸關係的舉動,“不要把臺灣民眾置於尷尬、危險的境地”。臺灣佛光大學碩士李廣演說,詳細瞭解十九大的戰略部署規劃後甚為震撼,“不僅有國家發展的宏觀政策,還有配套的各項惠民政策,‘31條’則進一步推動保障臺胞在大陸的發展。反觀民進黨當局,他們都在幹什麼?”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王裕慶在講座中頻頻與教授互動,他對中美貿易戰有獨到的見解,“美國實施的‘再平衡政策’只會傷到美在華企業,它的保護主義只會促進大陸的技術研發突飛猛進,從而對它的依賴逐步降低。”他勸臺當局認清“棋子”的地位,瞭解岌岌可危的處境。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鍾朱炎提醒臺灣青年要有清醒的辨識力,對於網絡上詆譭大陸、激化兩岸矛盾的言論要認清,“不要用聽的,要用看的,臺灣青年要親自來大陸看看,親眼目睹這裡的建設與發展、瞭解當地民眾的工作與生活,才能為下一步究竟怎麼選擇做好決定。”

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看到商機回來發展,他們賺到了錢的同時也成為改革開放的貢獻者、推動者。如今改革開放40年,祖國大陸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臺生應深知民族大義,認清自己的歷史地位,為了“一箇中國、和平統一”勇於擔當負起責任。血濃於水,兩岸人民同為華夏民族的子孫,應當共同攜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