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治疗成功的前提—— “良好的沟通、信任”

这几天来和一位头条上的网友私信了很多条,感触颇深。

从她的描述上来看,才41岁。 应该是相对比较严重的牙周炎患者。

以往很少治牙,因为前牙松动,开始治疗,但是…… 做了所谓盛行一时的“美容冠”,不详细说这段啦。

半年前,去了某省会城市的口腔医院牙周科开始正规治疗。 从她对医生交待的治疗程序的描述上来看,都是规范的常规治疗,包括牙周手术。

(对于牙周病为啥还得手术?请详细阅读我头条贴出的有关中重度牙周病的治疗文章!!!)

但是有以下两个问题随之而来:

病人不愿拔除医生建议拔掉的牙 (老想着不拔不行吗?)

对医生建议要做的手术存有疑虑! (老想着不做能行吗?)

其实,这是我们牙周科医生每天都碰见的问题。

我个人观点哈

出现这样的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沟通不太顺畅,医生交待的事项不够简明而通俗易懂。

导致常见的状况是:医生只是哩哩啦啦说了一大堆未来要做的治疗内容(往往是很多!),而患者瞬间懵了……,而暂时也没想清楚还要问些啥?

对于严重的牙周病患者,往往做完洗牙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得先去拔掉那些无法保留的牙齿!

所以经常见到发展成这个结局:

患者舍不得拔掉已经没有保留希望的牙齿,所以不再去复诊。导致治疗就此停住。

而往往这样的病人都是多年来连洗牙都没洗过的,猛然间接受了这项治疗,严重红肿的牙龈又有了明显改善,更加剧了“不愿接着做完剩下的复杂治疗”的心理,尤其似乎“逃过了拔牙这一劫”!!

但事实会给你惨痛的教训:往往不出一年,还会牙齿松动进一步加重,而这时候也许医生让你拔掉的牙齿数目会比原来还多!

所以,再次重复这句话:

拖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要想治疗效果好,首先得有对医生的足够信任、和医生充分的沟通。

试想,总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治疗,对医生的治疗建议总是实施一部分,耽搁一部分,好比你总是在把治疗过程“缩水”。怎么可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从医生的角度来说,由于治疗步骤往往比较复杂,同样要对患者解释清楚任何有疑虑之处,尤其是重度牙周病患者。

更尤其是多数人对牙周病“老掉牙”都认为“不是病、不必治”的心态下。

我多年来贯彻的一个原则:患者如果对牙周治疗不理解,即使这治疗确实要做,但也要讲明白、真心接受了再做。绝不强加于人!

真的碰见不少倔强型:不管我多耐心劝说,放任嘴里牙齿乱晃荡,就死活不治!!

对这样的我也说一次就好。不浪费更多时间!

因为我知道,等到所有牙都得掉了的时候,这人会有后悔的一天!正好那时候成为他家里的牙周病宣教员

下面的这图形象比喻:

都嫌看牙贵?那是你们都拖得太晚啦!!
牙周病治疗成功的前提—— “良好的沟通、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