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 点击上方“中国粮油”

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4月2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一季度主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18.5%,农民预期收益增加,可能导致农民误判形势,增加种植面积。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玉米供大于需的状态没有根本性改变,玉米的库存量还是比较大。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还需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特别是信息的发布预警,把这些信息给农民讲清楚,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

这已经是农业农村部两个月来第三次向玉米种植户提出类似的建议——

3月7日上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建议玉米种植户不要盲目扩种;

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介绍2018年第一季度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时,也提醒广大农户,特别是玉米非优势产区的农户,要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避免盲目扩张玉米生产。同时,建议手中有余粮的农户择机售粮,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农民朋友不禁要问:

知道玉米调控了,但不种玉米种啥呢?咱也不知道啊!这着实是个问题。但如果细心一点的朋友会发现,我们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跟大家讲过许多政策,在这些政策中,就其实已经说了不种玉米,那国家支持种什么呢?

马铃薯

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国家是这么说的: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也就是说,马铃薯将成为继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之后,第四大主粮。

有啥支持政策?

1.中央财政对马铃薯实施脱毒种薯扩繁和大田种植补贴,每亩补贴100元;

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从之前的6亿元增加到10亿元,主要用于马铃薯和果蔬储藏保鲜,其中1亿元专门用于支持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

3.鼓励各地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价格优惠;

大豆

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大豆的政策是这样的:未来5年,大豆种植被国家列为种植的黄金产业!国家拿出35亿补贴种植和玉米相同收益的大豆,不仅是种植结构的调整,更是给规模农业种植者指明了至少5年非常明确的种植方向!

大豆补贴标准:

以黑龙江为例,根据全省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总额,省统计局、农委核实确认的玉米和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玉米和大豆种植成本收益以及种植结构调整要求等因素,综合测算确定我省当年亩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原则上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

补贴对象为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的实际生产者(包括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事业单位等)。

杂粮

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①东北杂粮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

重点鼓励作物:适度发展芸豆、绿豆等,适当扩种大麦、糜子、谷子、高粱种植,适当发展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豌豆种植,适度恢复荞麦生产规模。

②华北杂粮区:山西、河北两省和内蒙古中部

重点鼓励作物:适度发展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燕麦等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等杂粮种植,恢复豌豆、蚕豆、芸豆、绿豆、小豆等豆科作物种植面积。

③西北杂粮区: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海东地区

重点鼓励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糜子、荞麦、谷子、燕麦、大麦生产,扩大蚕豆、豌豆、草豌豆、小扁豆、鹰嘴豆等豆科作物种植面积。

④青藏杂粮区:西藏、青海两省及甘肃、四川、云南部分地区

重点鼓励作物:稳定青稞生产,保障藏区口粮供应,适度发展豌豆、蚕豆、荞麦等其他杂粮杂豆。

⑤西南杂粮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区、市)

重点鼓励作物:发展苦荞、芸豆、蚕豆、薏苡、豌豆生产,水稻区域利用冬季休闲时间发展冬种蚕、豌豆,烟草种植区发展豌豆种植。

杂粮补贴:

分为直接补贴和专项补贴,而且额度也很高。比如,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补贴资金就高达100万。

饲料

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国家一直推行“粮改饲”,啥是粮改饲呢?

简单说,以前我们都是种一季粮食,再种一季经济作物;现在鼓励改成种一季粮食+一季经济作物+一季饲料作物。

“粮改饲”有啥好处?

对种植者:辽宁一家合作社种普通玉米,按照今年玉米价格每亩地毛收入1200元,而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每亩5吨,收入1800元。

对养殖者:山东一家奶业合作社,一头奶牛一年大约消耗2亩地合8吨的青贮玉米,一年的产奶量约为7500公斤,按1.5元∕公斤的价格计算,收益为11250元。就是说,通过粮改饲,玉米可成倍增值。而用上青贮料后,还可节省五分之一的精饲料。

而粮改饲的补贴也非常高,总额有20亿之多。

种粮还能赚钱吗?

别盲目种玉米,2018年种这些更赚钱

很多朋友会问:不管种什么吧,种粮还能赚钱吗?

自3月15日起,吉林省在东北三省率先出台玉米、大豆加工奖补政策,对收购加工2017年新季玉米的深加工企业及大豆加工企业进行补贴。

4月3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实行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补贴,其中,大豆补贴标准高于玉米。

一方面在呼吁农户谨慎扩种,另一方面却又拿出补贴政策为农户兜底,来自同一个部门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态度让一些农户陷入了迷茫。

“补贴和调结构并不矛盾,补贴并不是为了鼓励农民都去种植玉米。”习银生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也不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出台补贴政策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卖粮难”,保护农民利益。这些区域性的补贴政策辐射范围有限,也是在鼓励各省区将补贴资金向玉米、大豆的优势产区集中,引导非优势产区继续调减玉米,同时对大豆生产者和大豆加工企业的倾向性补贴可以有效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加工能力,保证开工率。

在一些结构调整区,除了拿出政策对调整品种进行补贴外,一些地区还积极出台配套措施,从提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入手,解决农民“不会种别的”“不愿种别的”的问题。为配合做好调减玉米种植中的农民培训工作和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民种植优势经济作物的意识和能力,4月10日,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出台《关于在大规模调减玉米种植中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工作方案》,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户理清调减玉米种植后替代产业种植思路,并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开展技术示范与培训,让农民通过玉米调减、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学到技术、增加收入、改变观念,增强农民调减玉米种植的主动性和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

对此,专家建议,农业结构调整要注重优质、绿色的导向,不盲目跟风,种植户应做足功课,先摸清种子市场,选出适合当地种、也能卖得好的品种;同时,要尽量抱团生产,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对接市场,抵御风险,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

那已经种了玉米的咋办?

玉米被调控,但不是说不能种。换句话说,

种什么也有发财的,种了不要紧,关键看你怎么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