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有方|如何理解道教中“修炼”的概念?

修真有方|如何理解道教中“修炼”的概念?

中国远古文化的根源是道家文化,道家有“修道养寿”的古老传统。

据《史记》记载,道家宗祖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求仙访道,至百余岁时登仙而去。继后的道祖老子,史载“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无论何种岁数为对,老子修道长春是确定无疑的。修道养寿,即是道家的修炼之法。老子之后的庄子,在其著作《南华真经》之中,已经具体述及导引、坐忘、听息、心斋、吐纳、缘督、踵息等修炼法门。据此,说明“修道养寿”是道家的优良传统。

道教出现之后,承袭了道家这一传统。历代仙道衣师把自己的身心作为试验品,进行人体生命的可贵探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丹道学说,形成了完整的修炼体系。道教认为,只要个人努力修炼,就能使“生与道相守,道与生相保”,完善生命,生道合一,达到证道成真、长生久视的最高目的。

修真有方|如何理解道教中“修炼”的概念?

道教虽然在形式上与道家不同,增添了科仪、戒律、经忏、祭拜等内容,然其对于修炼之学,却始终坚持不渝。因此道家修炼进入道教,只能说是道家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体现。道教发展了道家的养生修炼学说,并推动其在数千年中国历史上长盛不衰。因此,修炼学说是道教的精髓,道教的一切教理教义均沿此展开。离开养生修炼,很难说是真正的道教。一个人倘若不懂道教修炼的内容,就是不懂道教的信仰实质,也就根本谈不上全面理解道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