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近期,多個省份高考錄取分數線出來了!截至目前,北京、四川、甘肅、浙江、廣西、安徽、江西、遼寧、河北、寧夏、內蒙古、雲南、重慶、貴州、吉林、湖北、天津等多地高考分數線已經公佈。

但是,在這個時刻,小編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高考,真的能改變命運嗎?

1

全國高考成績開始公佈,隨之各地狀元的身份,也被媒體陸續報道。

沒有什麼意外,狀元依舊在大城市的超級中學扎堆,家境優渥。

比如,貴州的文理科狀元,都是貴陽一中的學生;再比如,四川的高分考生卓汐聰,不僅成績優異,還興趣廣泛:

他愛好籃球,課餘,在藝術節中擔任主持,並自導自演《趙氏孤兒》舞臺劇。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軒昂,引爆網絡的一段話: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越來越多的狀元,開始出現在家境優渥的家庭,這到底說明了什麼?教育資源分佈的不公平現象,仍然存在,城市學生比農村學生,有更多高考優勢。這意味著普通學子想要通過高考改變命運越來越難!

2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1971年9月21日,風和日麗。

一輛開往咸陽的大卡車上,坐著一個21歲的年輕小夥。他剛剛結束了為期三年的知青生涯,即將被招入陝棉八廠的前紡車間當搬運工。看遍沿途風景的他,不曉得是否也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模樣。

在飛揚的棉絮中,小夥一干就是七年。如果沒有後面事情的發生,或許他會專心做一輩子的搬運工。

1977年8月,剛剛復出的總設計師主持召開了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做出了恢復高考的決定。次年,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後的首次招生。得知消息後,搬運工小夥帶著自己的攝影作品跑到北影招生的考場。慶幸的是,高考是公平的,優秀的人不會被無緣無故埋沒。小夥如願考上了北影,開啟了他人生新的征程。

後來,小夥成為了一代名導,2008年北京奧運會,震撼全世界的鳥巢開幕式便是他的傑作。

這是一個“高考改變命運”的典型案例。自高考制度恢復以來,高考長期被廣大人民群眾視為“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人們聽到過太多高考成功逆襲人生的故事,也見證過太多寒窗苦讀一飛沖天的傳說。從上小學開始,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在接受著父母和老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諄諄教誨與理念灌輸。對於我們自己來說,12年寒窗苦讀,拼了命地背單詞做題目,就是為了未來某天,金榜題名那一神聖時刻能夠降臨,從此一路開掛,事業有成,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3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然而,在經歷了41年“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競爭後,“高考改變命運”的口號似乎已經不再像從前那般令人信服。越來越多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放棄高中、大學,直接選擇投身於技工學校去學習一門手藝和技術來謀生,而一些上層家庭則是更傾向於讓孩子從小就進入每年學費高達數十萬的國際學校,等到中學時期就送他們到歐美髮達國家繼續接受最優質的教育,至於國內的高考,他們根本不會考慮。

但是,今天的高考依然是那個高考,時代卻早已不是那個時代。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每年的考生數量與錄取率都在上漲。到了2016年,全國共有940萬考生參加高考,錄取率更是創歷史新高的82.1%。橫向對比1977年4.7%的錄取率以及27萬的錄取人數,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誠然,高校擴招與錄取率攀升充分印證了我國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這無論是對國家經濟發展還是對個人事業進步來說都是巨大的利好。不過,硬幣的另一面卻是:大學生已經由從前的天之驕子逐漸變成今天的莘莘學子,說白了就是越來越不值錢了。特別是在包分配製度早已成為歷史的情況下,每年都有許多“畢業即失業”的劇情上演。

4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但是小編想說,高考對於普通學子來說,雖然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至少給你改變命運的機會。

看看去年爆紅網絡的互聯網大會“烏鎮飯局”,坐在一張飯桌的大佬們,全是學霸。

京東劉強東,高考狀元,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美團王興,畢業於清華大學。今日頭條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騰訊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聯想楊元慶,畢業於上海交大。小米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

對於普通人來說,高考是人生中少有的幾個能影響你未來的時刻。不用看你長相,不用看你家富不富有,更不用看你爸媽是誰,比的只有成績。考上名校會給你帶來很多優勢,比如教育資源……你的人生從此走上了快車道。現在,高考扔是普通人實現階層逆襲的捷徑。

5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只是普通學子想要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勢必要付出比那些“天之嬌子”更大的努力。

隨著社會階層的不斷固化,寒門想要出貴子,顯然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而好的家境,讓孩子從一開始就跑贏同齡人。

成長環境不同,結果也會截然不同。就好像有一句話說:城裡的孩子四五歲已經在上各種興趣班了,鄉下的孩子還在玩泥巴。

但不可否認的是,依然有許多出身“寒門”的學生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比如90後劉媛媛,北大碩士,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

她的冠軍演講就是《寒門貴子》,她講到:我們家就是出身寒門的,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都沒有門,我現在想想,我都不知道,當初我爸跟我媽,那麼普通的一對農村夫婦,他們是怎樣,把三個孩子:我跟我兩個哥哥,從農村供出來上大學、上研究生。

然而,上了大學你也會發現,城裡的孩子很早就開始讀英文原著,溜冰游泳攀巖等樣樣精通,國內外最好的書籍和電影也早就翻爛了,鄉下出來的孩子除了學習對其他幾乎一竅不通,甚至連口語表達都不太自信。這就是成長環境不同的結果。

這也決定了這些從寒門突圍而出的年輕人,離同齡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想要在以後的人生路上獲得成功,困難重重。

6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成功。作為普通人的你我,其實可以在大學裡加倍努力,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一個煥然一新的未來。而不是把大學四年視為“由你玩四年”,每天打遊戲,談戀愛,混過四年。

你沒有好的家庭,好的教育環境,但是你至少你有努力的勇氣和力量,可以通過四年的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

高考決定不了你的命運,你自己才能決定你的命運。每個人最終能過得怎麼樣,有什麼樣的成就,不看你高考考了多少分,甚至不看你上什麼大學?而是看你最終的努力。

所以即將跨入大學你,千萬別放輕鬆。你的人生長跑才剛剛開始。

-E N D-

推薦:《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作者]斷舍離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嬉拒絕是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

不要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內容簡介: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諸多為難場合,在他人的眼光和自己真實的想法間糾結,最終拉不下臉面,做出違心的選擇。“不好意思”的本質,是不敢做真實的自己。這本書利用案例和理論,讓我們學習如何正視並克服“不好意思”這個看似普通卻十分頑固的難題,學會拒絕,學會堅持自我。

©作者簡介:一個與文字為友的寫作者,熱愛文學創作,古今中外各類書籍均有涉獵。曾多次在報刊上發表散文作品,擅長將平凡人生和傳奇故事轉化成暖心文字,在闡述人生哲理的同時傳遞正能量,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 互 動 時 間 #

你怎麼看今天的高考?

被高考改變命運欺騙的你,就應該放棄努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