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声内参」股灾跌出20多只1元股票,这样的便宜可以去捡吗?

【涨声按】

一块钱,只需一块,全场一块,件件一块,一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你也买不了上当……很多朋友,可能对曾经的1元店还有很深刻的印象。

可是,如果股市里面的股票一股只要一块钱,这样的便宜,你敢捡吗?这样的股票买了,是不是也不会吃亏、不会上当呢?

24只1元股现身A股市场

长期阴跌之后,叠加股灾,6月20日,中弘股份终于迎来关键的一天——盘中一度跌至0.99元,成为2006年以来第二只跌破1元面值的A股上市公司。

这也是A股有ST制度以来,首只跌破面值的非ST公司。

实际上,最近股价在1元左右徘徊的个股并非只有中弘一只,涨声的统计显示,截止6月20日收盘,A股市场共有24只个股的股价在1元区间沉浮,其中既有福田汽车、包钢股份、大连港等主板蓝筹股,也有、*ST保千、*ST华信、*ST正源等有退市之忧的ST股。

相较之下,在去年6月中旬,两市只有*ST新亿、*ST海润、*ST锐电、*ST重钢及新都退等5只1元股。

A股历史上1元股数量最多的情形,出现在2005年,彼时恰逢A股市场自2001年起陷入漫漫熊市, 2005年7月9日,1元股和仙股的总数量达50只。此后,2008年11月4日,盘中1元股的总数达19只。

另一个时段是2013年6月。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在连续数年调整后,触及阶段新低,当日1元股的数量合计有15只。

由此可见,当前A股市场中的1元股数量已创下近13年的新高。

「涨声内参」股灾跌出20多只1元股票,这样的便宜可以去捡吗?

1元股业绩普遍不理想

表面看,“1元股”增多是市场弱势的表现之一。随着大盘调整,估值重心下移,“1元股”“2元股”“3元以下股”都在增多。可实际上,这些个股沦为“1元股”主因在于基本面糟糕,业绩差。

包钢股份、和邦生物、ST大控、*ST安泰、永泰能源及*ST正源一季度每股收益均低于0.05元,其余“1元股”均一季度亏损,有的还存在较大暂停上市风险。

例如,ST锐电2015年和2016年均亏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17年扭亏,但因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盈利能力较弱,主营业务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由戴“*ST”帽变为戴“ST”帽。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又出现亏损。

多只“1元股”的出现,是因为股价遭遇快速大幅跳水。永泰能源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于4月4日复牌,股价似“一泻千里”,先是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之后阴跌不止。该股6月20日收盘1.61元,较去年11月停牌时的3.24元累计下跌超过40%。

风险大1元股便宜不要捡

对于高位买入且未及时止损的投资者来说,套牢后跌成1元股的损失相当大。

*ST正源2016年10月复牌后股价大涨,由4元多飙涨至最高10.21元。可从2016年11月中旬起,该股连续调整,至今累计跌幅超过80%。

*ST中绒2016年11月下旬最高上涨至9.15元,但自去年6月复牌起连续暴跌,至今累计跌幅达80%。

有投资者戏称,绩差股、亏损股跌成“1元股”,眼看着“快跌没了”。

另外,目前沪深两市股价2元至2.2元的2元股共有10只。其中,*ST天马、江苏阳光、*ST宜化、*ST油服股价分别为2.02元、2.05元及2.05元。若有的“2元股”跌势不止,极可能沦为1元股。

涨声建议,投资者须认清,盲目买入1元股面临高风险。

一方面,1元股大多绩差或亏损,在价值投资逐渐占主导的市场中很难实现股价反转。

另一方面,1元股或存在退市风险。随着退市制度的严格实施,低于股票面值的“仙股”可能因不满足交易标准要求而被强制退市。

所以,看到股价便宜,千万不要冲动买入,毕竟便宜没好货,小心捡便宜不成,被割走一块大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