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木灰中半年後再煙燻直至變色變臭,越臭越是上等美食


說起豬肉沒人不知道的,哪裡都有賣的。但放了近30年的臭豬肉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在四川孚縣、雅江縣一帶生活著這樣一個古老的藏族部落扎壩人,扎壩人天生豪邁豁達、純樸善良。他們有著怪異的習俗,扎壩人實行古老的走婚習俗,死後採用崖葬的方式,當地還有一種美食叫“臭豬肉”,放的越久越臭越好吃,最長的都能放30年。

臭豬肉,聞起來其味道比臭豆腐還難聞。平常人是不能接受的,可在扎壩人的眼裡,這可是上品,只有家裡來了尊敬貴的客人才能吃到,這是他們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扎壩人每家每戶都會醃製臭豬肉懸掛在房樑上,懸掛年限越久越好,一般可達到10年以上,甚至最久的可以達到30多年。

這種臭豬肉的製作流程就是將豬殺死,開小口取出內臟,腹部填滿樹根,用黃泥和酥油封住七竅和切口,把氣吹脹埋在麥糠或者草木灰中半年,取出吊在房樑上長年煙燻,使其慢慢變色。放久的豬肉表皮已經氧化發黑,其臭味可想而知,很多外地人很難接受,聞到味就跑遠了。


平常人家不捨得吃臭豬肉,只有貴客來了割下來待客,並且當地最喜歡生吃。他們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在扎壩,臭豬肉不僅是招待客人的最好物品,而且家裡有多少臭豬肉,豬肉有多少年都成了當地人衡量貧富的一個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