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我不是藥神》終於上映了。

豆瓣評分高達 9 分,首映第一天票房就破了 3 億。

你可能已經知道,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的是一個印度神油店的老闆程勇(徐崢飾),從印度走私價格低廉的仿製藥賣到國內,救了一群白血病患者的命。

電影裡,白血病患者們把程勇當成救世主。

電影外,人們都說他是平民英雄。

很多很多人看哭了。

人們被打動,因為在電影中看到了善良,看到了信念,看到了犧牲。

但我看到的是每個普通人都常有的反應:心軟。

程勇不是什麼天生英雄。

他只是心軟了,受不了了。

你知道,人一心軟,就完了。

這個被人們當成救世主的人,本來是什麼樣的呢——

一個落魄、油膩、有家暴行為的中年男人。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老婆受不了他,要離婚,還要把兒子帶去國外。

店鋪等著交租,父親又病倒了。

所以一開始,他賣藥的目的就不是救人,是賺錢。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結果他賺到了很多錢,順便救了很多人。

但當警方開始追查,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幹了。

跟他一起的兄弟會因此沒藥吃,可能會死,他也管不了了。

“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想坐牢!”

“我現在有錢,幹嘛還去做犯法的事啊?”

“我又不是藥神,你們有病,別找我啊!”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你可以說他自私,但自私也是一種責任。

——很多時候生活都要求我們心硬一點。

這樣一個人,最後又是怎麼變成英雄的呢?

一步步擊破他的,是那些讓他忍不住的瞬間,讓他受不了的眼神。

遇見搶藥不給錢的黃毛,程勇追著他打。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追到黃毛家裡,發現他把搶來的藥分給了病友。

看到黃毛的全家福,才知道這個 20 歲的白血病小孩不想拖累家人,離家出走了。

程勇把搶過來的藥又扔給了黃毛。

那時候他還沒辦法面對自己的心軟,所以走時又補了句:不是免費的,欠的錢要還。

面對演員譚卓扮演的思慧。程勇想跟她睡覺,在房間裡激動地脫了衣服。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一轉身看到門口站著她患白血病的女兒。

小女孩的眼神裡,完全沒有驚訝,也沒有恐懼。

暗示著一個單親母親為了給女兒治病,經歷過什麼苦衷。

那個眼神太讓人不忍心了。

他跟思慧說,要不還是算了吧,穿上衣服走了。

還有一次,是來找他的病人呂受益說:

“查出病來我就想死的,那時候老婆懷著孕,孩子一生下來,看他一眼,我就不想死了。現在有藥了,運氣好的話,還能活到他娶媳婦兒呢。”

程勇聽完也笑了。呂受益的眼神裡都是希望,這種希望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給的。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每個心硬的人,都是這樣一點一點變柔軟的。

因為掩蓋在心底很久的善良被喚醒了。

人心裡的那種善良,一被喚醒,你可能就控制不住了。

最後他重新開始賣藥,進價 2000,他賣 500。

自己貼錢賣,直到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就像知乎上有個作者寫的:做過一次菩薩,你就沒法做人了。

給過別人一次生的希望,你就不能再把希望奪走了。

不是什麼英雄不英雄的作為,其實就是程勇最後在法庭上面臨審判時說的那樣:

“我看到這些病人,我難受,我過不去了。”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每個人都是這樣,當你親眼看到了生死,親眼見過了苦難,你就沒辦法了。

這個鏡頭,是我們從這部電影中得到的最大的力量:善良沒我們想象得那麼高貴,那麼難。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善良,因為我們心裡過不去。

我想說說這張前段時間在微博上流傳很廣的照片:

畢業散場後,一位教師獨自趴在走廊欄杆上哭了。他的背影被拍下來,很快就上了熱搜。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我的一位同事,曾經就是他的學生。

這個老師工作 13 年,帶了 4 屆學生,大部分是農村的。最初三年他的月薪只有 900 塊,學校伙食不好,他每月給自己留 200 元生活費,剩下的拿來給學生買教輔資料,買牛肉補身體。

“50 多個人,保證每人都能吃到幾塊牛肉。”

他就這樣把上百個貧困山區的孩子送上了重點高中。

我同事就是其中一個,這是他的中學老師強恆剛。他老家在江蘇盱眙縣的山區,2010 年畢業 ,是強恆剛的第一屆學生。

帶這些學生很苦。曾經縣裡有私立中學聯繫強老師,給的待遇是當時工資的 5-6 倍。

他當時年齡已經不小了,一點存款也沒有,也找不到對象。

心裡很動搖,一整晚都沒睡。

結果第二天早上 5 點多,有兩個學生跑來門口讀書給他聽。

“我從宿舍出來準備去吃早飯,突然聽見外面有讀書的聲音。走出去一看,有兩個孩子坐在樓梯口大聲讀英語。

一開門,孩子們就說:老師你不要走,我們會好好學習的,不要放棄我們。

眼睛裡都是驚慌。”——強恆剛

他沒走成,又在鄉下呆了五年。

留住他的,就是一次次的“心裡過不去”。

他去家訪,說那都不叫房子,只能算窩棚。坐到床上,咯吱一響,差點塌了。

孩子的母親有精神病,從初一到現在的 3 年,強恆剛一直在資助他,勸他別出去打工。

今年,那個孩子考上高中了。

在那片山區,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就是混個初中文憑出去打工,沒人覺得他們能上高中。

第一屆,他班上就考出了 8 名重點高中,比縣城之外的所有山區都多。

強老師不是神。他就是個扛不住這些學生眼神的普通人。

你會發現,不用成為神,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這一面。

我們身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例子。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交警在路邊查到一個違規小販。

“一看就是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

他騎著三輪摩托車賣西紅柿,沒有駕駛證、沒有車牌,嚴重違紀。但沒證件扣不了分,只能罰款,罰了 1200。

扣完錢,交警找了個朋友的蔬果店,幫他把西紅柿都賣了。

蔬果店老闆以比他之前賣的價格還高的價格買了下來。

回到辦公室,那個交警又跟同事湊了 2000 塊錢,送到那個人家裡。

我想起電影裡週一圍飾演的警察曹斌。

一個老太太跟他說:

“我吃了三年的藥,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警察領導,誰家還沒個病人呢?你就能確定你這輩子不得病?

你把他抓了,我們都得等死。”

看完《藥神》: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虧我們還會心軟

面對老太太的質問,曹斌跑到廁所裡拿水使勁洗了幾把臉,然後讓同事把他們都放了。

再後來,他不幹了。

在規則面前,每個看過真相的人,都做出了自己認為對的選擇。

大多數時候我們會認為,貧窮和不公這些大問題,只能由大人物去改變,小人物的善良沒有用,也不會帶來成功。

但就算不成功,你也可以選擇善良。

善良讓人更想成功。

大家總是在說,這是個越來越冷漠的社會。

其實你只是沒看到,或者沒趕上。

或者你選擇迴避,不去看,拼命掩飾自己柔軟的一面,竭力把自己武裝地冷漠、堅硬。

那些讓人心軟的瞬間是一種提醒。

提醒你自己不是一個冷漠的人,你還有善良。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裡說:人最大的弱點是善良。

因為善良讓人心軟。而不以損失自己的利益為代價的善良,從來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東西。

但人最大的能力也是善良。

電影裡,程勇的善良,最終推動了醫藥改革,高價藥格列寧進了醫保。這也是現實中真正發生的事。

而強恆剛的善良,改變了一群留守兒童的命運。

本來他們都可以不去做的。他們就是心軟,沒忍住。

人一心軟,就完了。

但幸好我們還會心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