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如何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

专家告诉你,如何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

“二胎母猪综合征”指二胎母猪常常出现淘汰率高、断奶后乏情、产仔数低等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养猪生产效率的提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

配种不宜过早

动物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的月龄不同。性成熟是指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本具备了正常的繁殖功能。体成熟,又称“开始配种年龄”,指动物生长发育基本完成,获得了成年动物应具有的形态和结构。体成熟比性成熟晚,所以性成熟并不是配种繁殖的最适合年龄。母猪的性成熟受品种、气候及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地方品种猪性成熟年龄较早,南方地区地方 品种一般为3—5月龄,北方地区地方品种一般为5—6月龄,引进品种一般为7—8月龄。在母猪达到性成熟后,一般不宜过早配种,否则会造成母猪淘汰率高以及母猪一生繁殖性能下降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文丨孟庆利(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常太胜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牧业和科学技术局)

本文摘选自《中国猪业》2017年第七期

关注后备猪和头胎猪的营养

后备猪、头胎猪的营养和经产猪存在很大差别。如果生长比较慢,在后备母猪体重达到180磅时,应给其饲喂与其体重相仿的上市猪不同的饲料。应增加钙、磷比值,瘦肉率高的母猪适合自由采食适度蛋白质和高能日粮。

科学选育、管理、驯化后备猪

选育

不同类型的猪场要根据自己的生产目的分析选育工作的重点。专业化的商品猪场母猪更新主要是父母代二元种猪,建议从育种实力强、信誉好、种猪性能优的种猪选育企业引进,可签订长期引种协议,保证猪场后备猪来源稳定及高产和稳产;以销售父母代种猪为主的种猪扩繁场,应在自己的场内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大白或长白核心群,更新本场基础母猪群,核心群母猪的更新需从大型种猪场引进纯种大白和长白公、母猪;

以销售纯种猪为主的种猪场,必须在场内建立核心群,选育更新本场的基础母猪,为了增加血缘、避免近交,可以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引进少量本品种的公猪或母猪,或从大型空气过滤公猪站引进公猪精液。

后备猪的选留

30kg前初选:通过对母猪生产性能进行分析,从系谱清晰、高产母猪的后代中进行筛选,要求同胎仔猪个数大于10头,仔猪初生重大于 1.4kg,在同窝排名靠前的种猪。后备母猪有足够的有效乳头数,大白和长白猪乳头7对以上,乳头充分发育良好、分布匀称,其中至少3对应在脐部以前,没有瞎乳头、副乳头和畸形乳头 等。

85~115kg体重测定后根据测定成绩和体型外貌进行中选:选择评估成绩高的,要体型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如疝气、锁肛等,无毛色分离现象;外生殖器发育良 好,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健康水平高,无任何疾病。

发情配种后终选:经过对后备种猪的发情表 现、配种接受能力的观察,最终确定进入种群的后备猪。

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培育要用专用饲料,并需要较多的运动和光照。后备母猪配种一定不能过早,过早会造成体脂沉积过少、骨盆和产道狭窄。后备猪配种时要达到以下要求方能进行:大于8月龄,体重在120kg以上,背膘厚在16~18mm以上,发情在第二情期以上。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初产猪和后备猪的膘情控制,根据本场的实际,制定本场后备猪和初产母猪的最佳背膘范围,从而提高本场的经济效益。

驯化

根据引进猪场的免疫程序以及本场种猪免疫情况,最终决定后备猪的免疫驯化方案。到场1周后,按照引进后备猪群体数量的10%进行采血化验,检测主要疾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的抗原抗体状况,根据检测结果和本场的免疫程序最终制定引进后备 猪的免疫程序。用原猪群母猪的新鲜粪便或本场经产母猪流产或早产的新鲜干净的胎盘及胎儿放入后备猪群让其接触,产生自然免疫力。不同阶段的后备猪驯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密度和膘情控制。

加强头胎母猪的管理

加强头胎母猪妊娠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怀孕期要适当运动,攻胎不要早于配种后90天,防止难产,怀孕后期要按摩乳房促进乳房发育。另外,在母猪的怀孕期间,注意补充饲料,尤其要逐步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因为随着体内胎儿体重和自身年龄的增长,其营养需要也逐步增加。另外要根据母猪的实际体况适当增减精料,防止过瘦或过肥,尤其要防止便秘和产后不食。

产前一周,逐渐减少母猪饲料喂量;临产的当天不要喂精料,饮适量麸皮汤(加少量盐),以防产前吃得过多,产后采食量下降,造成缺乳现象;产后的第1—2天可饮适量麸皮汤(加少量盐),每天喂3~5次,防止过食,多喂青绿饲料;产后第3天再逐渐增加全价配合日粮至常量,宜喂生湿料。

哺乳母猪料的质量一定要高,要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保证母猪的采食量、泌乳量,减少母猪掉膘。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提前一周进入产房,使其适应产房环境,减少应激,应全面作好母猪洗澡消毒,特别注意母猪的外阴和乳头等部位,选用0.1%高锰酸钾液或新洁尔灭或次氯酸钠给母猪消毒。做好分娩接产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安静,做好产后消炎,产前产后各注射一针抗生素,做好预防工作。对有炎症的母猪,要进行抗生素治疗,防止出现生殖道炎症、乳房炎。可饲喂以益母草、当归等为主要原药的中成药促进生殖 系统的恢复。避免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大,防止出现母猪发情晚、下次产仔数少、淘汰率高的二胎母猪综合 征。母猪断奶后要在室外运动,每天与公猪接触2次, 促使早发情。

母猪是猪场的生产力,后备猪及头胎母猪的更新与管理是猪场母猪生产力持续、稳定保持的重要因素,是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的关键点所在。因此,在规模化猪场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后备猪和头胎猪的更新与管理,关注细节,细化管理,落实到位,有效跟踪,才能更好地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