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检察院设到老百姓家门口

把检察院设到老百姓家门口

检察官在长途汽车站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资料图

把检察院设到老百姓家门口

李云检察长(左一)向来宾介绍“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资料图

把检察院设到老百姓家门口

“百姓检察”入口。资料图

原题:把检察院设到老百姓家门口

湖北当阳检察机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李云希望,通过实实在在地推进“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这项工作,能使其成为维护一方平安的“稳定器”、化解矛盾纠纷的“减压阀”、服务保障民生的“工作站”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戴小巍 梁丰婷

“我对检察官有话说”;“我对公安有意见”;“我对法院有意见”;“我对行政机关有意见”;“我对看守/监管有意见”……打开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上的“百姓检察”页面,一排通俗易懂的服务入口取代了常见的“控告申诉”“举报”等窗口,一目了然。

当阳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著名的三国古战场——锦屏山下。

今年以来,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当阳市人民检察院投入100多万元开发专用软件平台,融入各项检察业务,让“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成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智慧平台。

截至6月上旬,当阳市检察机关通过该平台,共收到有效举报投诉15件,已办结11件,不仅为群众诉求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也有效宣传了检察工作,展示了检察形象。

接通“检群”工作的末梢

“过去我们有检察官下乡,村民一听是检察院的,还以为是检查身体的。”讲起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段子”,当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云颇为感慨。在他看来,过去检察院在群众中的“神秘外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通常都在基层分别设有派出所、人民法庭和司法所,而检察院是唯一没有在基层乡镇街道设立常设派出机构的政法机关,相应地少了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窗口。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都在探索在基层设立检察室、检察服务站或工作站,通过公众开放日、检察巡回服务车、巡回办公等形式解决群众的需求,并初见成效。但由于这些并非常设机构,人员配备并不固定,加上各种工作机制之间缺乏有机的整合和衔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效果。

2017年,当阳市人民检察院创新提出了“三延伸”“三深入”“三贴近”工作模式,先后在当地10个镇(街道)设立检察服务站,在50所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律关爱中心,在16家重点企业设立企业法律维权服务岗,采用挂牌、走访、宣讲、回访等方式,推进法律监督向镇(办事处)、向校园、向企业延伸。

“时间经常不凑巧,有时我们检察官去了,要反映问题的群众却没有来。”李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阳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即使要到镇上或街道办的服务站反映情况,也得走上十几里山路,更不用说到市里的检察院来。

2018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到湖北省检察机关调研时强调,检察机关要在法律监督主业上,提供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的丰富的检察产品。

为接通服务群众的“末梢”,当阳市人民检察院也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聘请专业公司开发群众工作线上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中“百姓检察”的窗口呈现,并于今年3月5日正式上线。

“让群众专门装个APP太麻烦,我们干脆就把这个平台直接放到微信上,扫一扫就能进去。”李云认为,作为群众工作平台,就是要将入口直接推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群众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找到检察官”。

后台数据显示,系统上线不到一个月,“当阳检察”微信公众号的粉丝从350人增长到4800多人,最多的一天净增粉丝673人,当月即收到群众举报投诉9件。

扫扫二维码,张奶奶不再奔波

“小王啊,听说我那个被骗钱的案子转到检察院了,我想去问问钱还要不要得回来,你晓不晓得检察院怎么走啊?”5月的一天,当阳市玉阳街道东门楼社区的张奶奶来到社区居委会,向网格员小王询问检察院的新地址。

张奶奶是当阳市人民检察院正在办理的集资诈骗案的受害人之一,被骗走了一辈子攒下的辛苦钱。几个月来,年迈体弱的张奶奶为了这案子来回奔波,早已疲惫不堪。

“张奶奶,您还不晓得吧,我们社区也有检察院了。”小王指着办事大厅里的显示屏说,“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您就能直接找到检察官了。”

在小王的帮助下,张奶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加了“当阳检察”微信公众号,将自己的诉求用语音发给后台,不久后便得到办案检察官的回应。

为了让群众尽快了解该平台,当阳市人民检察院除了积极开展线上推广,还在该市行政服务中心、人社部门、各镇处和社区的群众服务大厅、客运站、大型企业、重点学校的食堂及活动中心安装了22处显示屏,开展现场宣传。

“如果您的身边正在发生破坏生态环境、毁坏林地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侵害公益的事件;如果行政执法机关、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等不正确履职损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扫一扫‘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为您提供法律帮助。”6月6日,记者在当阳市长途汽车站看到,候车大厅里一块大屏幕左侧显示着上述这段话,并附有二维码。同时,屏幕中还循环播放着形象展示专题片,介绍检察职能,演示平台使用方法,不时有旅客驻足观看。

“电子屏挂在这里后,有的旅客很好奇,不少人拿手机扫二维码,可能是真有需要。”当阳市客运站站长朱玉萍告诉记者。

记者在“当阳检察”微信公众号的“百姓检察”页面看到,“我对公安有意见”“我对法院有意见”“我对行政机关有意见”等服务窗口下,分别标注了对应的“侦查监督部”“公诉部”“民事行政检察部”等检察院内设机构,点进去就会显示该部门职能,以及从检察长、副检察长到员额检察官、书记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名字,用户选择相应部门和人员,即可直接留言或上传文稿、图片、音视频等资料。

“我们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与检察官的点对点联系、交流,免受奔波之苦。”李云说。

“目前,我们已通过这个平台收到15件群众反映的事项。接到反映后,我们通常会在1个工作日左右回复,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理情况。”6月7日,当阳市检察院控申部负责人靳晓红向法治周末记者展示了后台的“智慧控申受理信息表”和“控告申诉事项审批表”。

靳晓红告诉记者,控申部门管理员每天将留言信息、文件资料登记整理后,报给分管检察长和检察长,由检察长签批给相关责任人承办,并由控申部门将承办情况告知反映问题的群众。

“除了法律咨询外,主要是反映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环境资源等线索,还有的要求检察机关监督执法部门立案、监督法院执行判决等。”靳晓红说。

4月的一天,当阳市民汪某通过“百姓检察”平台反映称,去年8月,租住其房屋的张某因感情纠纷,半夜在客厅里点火焚烧衣物,造成房屋起火,过火面积达20多平方米。汪某称,火灾造成自己房屋和财物损失20余万元,公安机关没立案,希望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当阳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收到汪某提供的材料后,经过审查认为租客张某涉嫌犯罪,便向公安机关送达了《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

当阳市公安局收到通知书后,于5月16日对张某放火案立案侦查。

收到立案消息后,当阳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业务主任杨峻峰专门给汪某打电话,告知处理情况。等了大半年,案子终于有了下文,汪某非常高兴,再三对检察官表示感谢。

除了要求立案监督,还有跨省找人和问案的。5月的一天,一位辽宁的女士在“百姓检察”平台上留言称,听说其家人因涉案,被关押在当阳市看守所已有好几个月,家乡的老人很惦记,希望能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收到留言后,当阳市人民检察院立即安排承办人作了回复,以免家属千里迢迢来回奔波。

李云坦言,大家最初也有过担心,启用这种开放式的线上平台,容易收到很多无效甚至虚假、垃圾信息,导致疲于应对。好在事实证明,如今老百姓对检察工作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们收到的大部分信息还是挺有针对性的”,李云对此很欣慰。

检察长出马“修复”企业信用

通过当阳市人民检察院“百姓检察”平台反映问题的,除了群众个体,也有来自企业的诉求。

3月26日,当阳市一家建材企业负责人刘某通过“百姓检察”平台给李云留言,称宜昌市官方的“信用宜昌”等网站上有一条该公司医务室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对该企业的上级集团公司有负面影响。他认为信息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希望李云能联系有关部门把信息撤下来。

起初,控申部门认为该诉求不属于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管辖范围,建议将这一情况告知反映人刘某,而李云看到这条信息后,主动提出由自己负责与企业沟通。

原来,去年该企业医务室的医师熊某曾超越自己《医师执业证书》核准的执业范围,给一名病人进行诊疗,并发生医疗纠纷。当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查明情况后,对熊某予以警告,并处1000元罚款,还在“信用湖北”等网站上发布消息称,该企业医务室未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这家建材企业认为,熊某的诊疗活动是其个人行为,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也是针对他个人的,不应与企业信用联系在一起。

了解情况后,当阳市人民检察院出面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局等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引导该建材企业根据湖北省信用办相关规定,按照程序提出信用修复申请。

经过一番努力,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后,4月20日,该建材企业在官方信用网站上的负面记录得以撤销。

“面对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我们需要主动作为,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李云表示。

李云希望,通过实实在在地推进“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这项工作,能使其成为维护一方平安的“稳定器”、化解矛盾纠纷的“减压阀”、预防公益诉讼的“新阵地”、服务保障民生的“工作站”,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和信赖检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