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歲老人安樂死的感悟:我們有權選擇離世,但更應努力活下來!

漂洋過海安樂死

5月7日,澳大利亞科學家大衛·古德爾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抵達瑞士,準備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自己104歲的生命。

104歲老人安樂死的感悟:我們有權選擇離世,但更應努力活下來!

4月4日,古德爾剛剛在家中度過了104歲生日。雖然年已過百,但古德爾並未罹患絕症,他頭腦清醒、說話富有邏輯、吐字清楚。

由於身體還算健康,古德爾不符合澳洲對安樂死的要求,因此他來到瑞士——目前世界上唯一允許對外國人實施協助自殺的國家來完成夙願。

在面對媒體採訪時,他坦言,選擇安樂死的重要原因是“我不快樂”

他同時認為,自己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有助於澳大利亞有關“安樂死”法律的推進。

104歲老人安樂死的感悟:我們有權選擇離世,但更應努力活下來!

“活到這個年齡,我深感懊悔,我寧願生命終結的年齡,比現在年輕二三十歲。”——104歲的古德爾說道。

只有個別國家允許安樂死

我國傳統文化崇尚長壽,從秦始皇遣使尋仙丹,到康熙的“再借五百年”,人們對長命百歲、萬壽無疆的追求腳步從未停止。

隨著醫學的飛速發達,人們的平均壽命從原先的四十多歲,提高到了現在的七十多歲,但在國外,越來越多的高齡老人,卻選擇“安樂死”的方式,主動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目前,除了瑞士和澳大利亞,還有個別國家和地區承認“安樂死”的合法性,比如美國的部分州以及比利時。

最有代表性的是荷蘭。

2001年11月29日,荷蘭議會通過安樂死有關法案,次年4月1日正式生效。但這項法案也帶來了巨大的爭議和現實問題,甚至存在家屬和藥師配合,揹著患者做出了“安樂死”決定的悲劇。

近年來,荷蘭實施安樂死的人數每年遞增,且增速呈加速態勢,2014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6000人。

104歲老人安樂死的感悟:我們有權選擇離世,但更應努力活下來!

大部分人選擇安樂死的原因,都是無法忍受絕症的折磨。

在治癒希望幾乎為零的情況下,遺憾的結局已不可避免——或許,與其痛苦悲慘的死去,不如來一場體面灑脫的告別。

有尊嚴的離去,先要更努力的活著

最近幾年,有關安樂死的報道似乎多了起來。

今年3月,加拿大一對結婚73年、年逾90的老夫妻喬治和雪莉,在家人的陪伴之下,攜手接受安樂死,共同走完了人生旅程。老夫妻的告別之吻,深情中帶著一絲悲涼。

104歲老人安樂死的感悟:我們有權選擇離世,但更應努力活下來!

很多朋友看到安樂死的報道,總難念想到一些消極的方面,尤其當這位104歲的老科學家發出“我不快樂”的感嘆時,很多人甚至懷疑起人生的意義。

希望大家明白,姑且不論我們是否有權選擇離開世界,即便有,我們首先要做的,都應該是努力的、有尊嚴的活下去,而且要活出人生的價值!

遠的不說,就說104歲的古德爾吧。

古德爾生於1914年,34歲時就進入南半球最頂尖的學術型學院——墨爾本大學擔任講師。

他一生拿了3個博士頭銜,發表了上百篇學術論文,並獲得了象徵澳洲至高榮譽的“澳大利亞勳章”。直到2016年,古德爾仍筆耕不輟,為不同的科學雜誌撰寫文章和發表評論。

或許他的晚年生活並不快樂,但我們必須承認,古德爾活出了無比充實、無比有意義的100年。他選擇此時離去,可以說人生已毫無遺憾。

104歲老人安樂死的感悟:我們有權選擇離世,但更應努力活下來!

我突然想到了已經“成仙兒”的竇唯。

看了他的近照,很多人嘲笑他發福了、謝頂了、油膩了。但當年的竇唯,唱著全中國最NB的搖滾,摟著全樂壇最出名的天后,風光無限。人生如斯,夫復何求?

如今即便成了仙兒,竇唯這輩子也絕對值了。

104歲老人安樂死的感悟:我們有權選擇離世,但更應努力活下來!


人生本就是苦辣酸甜一鍋燴,不能因為“不快樂”就選擇離去。你要審視自己,是否牛到了說走就走的地步。

當你做出了足夠的成績,至少盡到了一個人、一個家人應盡的責任時,你的離去才能說是“有尊嚴”的。否則,好好的活著,努力的活著,做點成績出來,也不枉人來世上走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