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租“学位房”有违政策善意

在今年北京市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中,首次提出了“符合条件的京籍无房家庭子女可跨区租房入学”的政策,租房入学也成为不少等待入学家长们的新希望。但由于部分学校学位紧张,媒体记者从多区房产中介处了解到,目前所谓的“学位房”租金已经达到数十万元,但仍一房难求。

北京出台“符合条件的京籍无房家庭子女可跨区租房入学”的政策,使一些无房家庭看到了“租房入学”的希望。然而,在学位比较紧张的区域,“租房入学”新政反而助推了“学位房”租金的上涨,这显然是教育部门始料不及的,也严重违背了“租房入学”政策的善意。

众所周知,教育部门推出“租房入学”新政,其目的是为了遏制“跨区择校”乱象,避免学生无序跨片流动,确保免试就近入学。然而,对于这项维护教育公平的善政,一些家长并不“领情”——如果户口及住房不在名校学区内,孩子就失去了上名校的机会。于是,一些家长便采取“拼房择校”等非常手段,疯狂砸钱抢租“学位房”,以“挤”进名校学区内,也加剧了“拼房择校”的乱象。

可见,对于“租房入学”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给炒租“学位房”降温。关键是,除了规范“学位房”认定标准外,还应加大力度平衡现有的义务教育资源,并向薄弱学校倾斜,缩小校际差距。如果学校的教育资源都差不多,大家也不用挤破头往少数几所学校扎推了,都会选择就近入学了,道理就这么简单。特别是,改革现行的教育考评机制才是破解“拼房择校”乱象的良方。如果评价一个地方的教育政绩不是看当地有多少名校、名校的升学率如何,而是看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大小以及使薄弱学校的数量与教育政绩成反比,想必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就会真心实意地去抓教育均衡问题了。(汪昌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